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翰陽
虛實無界,創新無限。
4月16日,由智東西及極果共同主辦的GTIC 2016中國(北京)VR/AR產業峰會正式開幕,GTIC(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ference, 全球科技創新大會)是面向科技創新領域的會議和資源共享平臺,圍繞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領域,定期舉辦全球科技創新者間交流、分享、碰撞、對接的高規格峰會。
在峰會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總結了峰會重磅嘉賓的核心觀點。不論你是否到場,從中,你都能獲取到最有價值的一部分信息。同時,我們也提供本次峰會所有登臺嘉賓的演講全文和三場圓桌論壇的觀點速記,你可以借此更深入的了解峰會的內容。
P.S. 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GTIC1,獲取峰會上午場全部內容;GTIC2,獲取下午場全部內容。
國家的助力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政府為科技產業所提供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
實際上,在本次峰會上,我們也看到了來自行政決策者的支持——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涵蓋了VR/AR領域的智能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目前已在制定之中,中關村將在環境與政策兩個方面為相關產業的創新和創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員姜廣智則表示,VR/AR產業的發展契合國家“中國制造2025”整體部署和北京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戰略,政策將予以助力,最終讓“讓VR和風變大風,把豬吹到風口上去”。
同樣的想法也來自于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教育部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周明全,這位學界泰斗表示,VR/AR將成為一場革命,可以改變世界的方方面面,可以虛擬的地方就有虛擬現實技術。
顯然,來自政府決策層和學術界的表態證明了國家層面對于VR/AR產業的支持——有著政策的力量作為助推器,VR/AR產業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新硬件已經成型,全球巨頭、國內巨頭均已入局,殺手級場景已經出現,VR/AR的未來前景已然毋庸置疑,但這并非是本次GTIC VR/AR峰會所要表達的全部——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學術界和產業鏈各方超過40余位大佬登臺演講交鋒,直擊VR/AR產業痛點,分享了最前沿的實踐、思考和判斷,智東西、極果創始人CEO劉鵬出席峰會并做主題分享,深度解讀GTIC定位,及新的VR/AR產業浪潮和技術趨勢。
“本次全球科技創新峰會(GTIC),目的在于打造一個基于產業鏈、資源共享和會議的品牌,提供主題峰會、創新產品和創新服務展覽、實名社群、資源對接等一系列服務。”劉鵬這樣表示。
而GTIC也會在未來專注在5個領域:VR/AR、人工智能、智能交通、智能地產和醫療——在全球范圍之內尋找這五個領域最關鍵的人物和最關鍵的公司,同時尋找全球范圍之內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把它納入到GTIC這個平臺來,打造為產業鏈展示、交流、溝通、分享和學習的平臺。
當然,對于大多數從業者和創業者來說,我們仍然應當首先回歸于產業發展本身。而拋開那些老生常談的論調,我們這次帶來了一些有意思的新觀點。
誰在阻礙VR/AR的未來
毫無疑問,VR/AR代表著未來,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其在前進的道路上并不算太順利。那么,是什么在阻礙著VR/AR的發展呢?
英偉達亞太GPU產品總監林耀南認為,VR平臺的建立應該以消費級、專業級、移動級三個層級展開,而目前整個VR產業在很多環節都存在技術障礙。如頭戴顯示設備面臨提升解析度與刷新率、降低延遲的挑戰,平臺和應用商店有著即載即用驅動相容性的問題,而VR拍攝和直播則需應對轉碼加速、360°視頻拼接等需求。
理光軟件研究所董事總經理于浩認為,不論是AR還是VR,首先“做不好UI都白搭”,VR的UI要逼近真實世界,而AR要把真實世界變成UI。AR/VR的終極目標是人與信息的無縫融合,既沒有硬件,也沒有接口。同時,“脫離現實都抓瞎”,VR的關鍵是用戶體驗,AR的關鍵是信息增值,產品本身對現實的感知力是VR/AR共同的關鍵。
VR/AR誰才是未來之王
對于VR和AR產業的發展,海外的科技巨頭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微軟等押寶于AR,Facebook、谷歌等則下賭于VR。那么對此,國內的產業界和投資界是如何看待的呢?
HTC虛擬與現實新科技部門副總裁鮑永哲的觀點顯然是VR,“未來8到10年,所有的行業都會被VR影響,所有的人都會應用到VR產品。”其認為,目前VR產業的第一波紅利已經到來,內容隨著技術的逐漸擴散將產生質變,其將不僅局限在游戲產業,而是將涉入設計、展示及旅游等方方面面。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暴風魔鏡CEO黃曉杰,不過在其看來,VR的未來是屬于移動的。“全球僅有1%的電腦能跑得動PC VR,需要配置非常強大的顯卡,而移動設備5寸屏以上的手機,支持iOS和Android的手機占到34.5%。同時,高配PC與移動設備的價格巨大懸殊影響,雖然現階段移動版VR驗不如PC好,但我們堅定認為,未來VR的格局90%的市場是屬于移動的,10%的市場是屬于PC的。”
而在曾先后投資了Jaunt、NextVR、WEVR等知名VR初創的經緯中國創始合伙人萬浩基看來,2016年的VR市場,類似于2006年至2007年時間段的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在保持著持續增長,但還不會立刻迎來爆發——而AR市場,其商業化進程則還要等更久。
不過,時間并不會影響到對AR未來價值的判斷。萬浩基強調,相比于當下火熱的VR,AR才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手機之后下一個平臺型的產品。盡管還有很長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顛覆微信或Facebook的產品會在AR的平臺上出現”。
行業巨頭的VR/AR布局
實際上,不論未來的方向最終走向何方,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布局。
樂視新技術研發副總裁李強表示,樂視做主推的VR生態是垂直整合“平臺+內容+應用+終端”。平臺包括云計算、大數據、電商、LePar等,內容包括樂視影業、花兒影業、樂視體育、樂視音樂等,應用涵蓋游戲中心,終端則會以VR設備、樂視手機和其他配件的方式呈現。
據其透露,目前樂視在VR方面的全球化戰略已初步落地,并正在全球范圍招募行業頂尖人才、建立研發中心,并與海外VR游戲研發商開展合作。
優酷土豆高級副總裁李捷表示,優酷土豆的合計劃將目標設定為實現VR分發和內容變現能力、加快優質內容和殺手級應用出現、VR播放引擎與獨立解碼能力的提升、豐富的開發者工具和SDK幾個方面,未來兩年期將以合作為主自制為輔,通過流量、UGC內容、開放版權購買和廣告分成計劃、提供第三方SDK等方式推動VR開放生態的構建。
據其介紹,優酷土豆將于下月在上海公布更詳盡的“合計劃構建VR開放生態”的內容。
芒果TV CTO黃冬表示,對于芒果TV這樣的內容生產者來說,VR最核心的點在于有沒有內容能夠讓用戶看?如果有,怎么把內容制作出來?如何將內容加工生產到可以播出?內容在平臺上如何呈現?什么樣的播放設備體驗最好?將IP進行VR授權后,如何把VR的內容再做延伸,比如視頻本身就是游戲,APP等等。
對此,芒果TV的嘗試主要有三:內容上推出《我是歌手》VR專區和《2016超級女聲》VR版本,技術上引入VR直播,硬件上廣納大量專業技術人才。不過,黃冬也直言,盡管VR全產業鏈趨于完整,上下游的巨頭參與感和活躍度都在增加,但其仍然存在著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且內容也是短板。
除了覆蓋全國的VR戰略,一些布局本地市場、打造全產業鏈整合平臺的企業是另一股巨大的力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便是深耕于福建市場的網龍。
“VR的產業更需要的是完整性,而不是其中單一的領域。”網龍CEO劉路遠在峰會上這樣表示,而目前,其在福建的VR產業基地已涵蓋了VR硬件研發制造、內容制作、創業孵化、發包定制和人才儲備等一系列產業布局。其本身,便是一個巨大的自成一體的生態體系。
相較于在前臺“吆喝”的互聯網公司,站在后臺的供應鏈廠商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而在這之中最重要的一家,莫過于歌爾聲學——其是Oculus等一系列高端VR頭戴式顯示設備的代工廠商。
在本次峰會上,歌爾聲學副總裁馮莉登臺演講,詳細闡述其在VR方面的進展:
1. 得益于一系列自主研發、合作和并購,歌爾聲學目前在VR聲學、光學、整體系統集成和垂直整合能力上均是領先的,其預期在2016年將占據高端VR產品出貨量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2. 根據歌爾聲學的計劃,在2016年和2017年,其將持續升級PC VR頭顯設備、VR一體機設備,增加眼球追蹤、手勢識別、3D音效和SLAM等技術的應用,并將采用4K OLED屏和100至150度FOV鏡頭;同時,也將布局包括動感座椅、3D耳機、無人機等VR外設硬件。
3. 根據歌爾聲學的觀點,隨著硬件和軟件技術的逐漸成熟,VR/AR設備有望在2020年達到增長拐點,并將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
VR怎樣才能賺到錢
對于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產品的變現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對于目前大多數VR/AR產品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對此,萬浩基認為,目前,VR硬件的投資風口已過,獨角獸難以出現;而VR內容專業化的巨大需求正在為創業公司提供新的機會,其是當下最好的投資點。“但硬件也是基礎,做得足夠好,才有其他分類發展的可能性。”
而在略顯寬泛的硬件和內容之外,萬浩基為創業者提出了三個新的切入口:
1. 平臺類產品:從內容生產到用戶的終端屏幕,從分發到互動到以不同的角度觀看,很少有人能拿出這樣一個整體的VR方案。
2. 交互技術:這一屬性被過多忽略,而其也是VR的一大特點。
3. 行業垂直方案:如會議、房地產、旅游等,創業者需要找到最適合的B端解決方案。
對于同樣的問題,黃曉杰則透露,廣告商實際上也很歡迎將自己的品牌與VR相結合,暴風魔鏡便與一些化妝品廠商達成了VR視頻廣告合作、為《超級女聲》提供整體的VR直播方案、為《開心麻花》、《夏洛特煩惱》等話劇作品做了VR化處理。
當然,對于國內的創業者來說,首先需要有正確的期望和判斷。奧飛娛樂首席戰略官李斌認為,在當前國內“相對較低”的硬件水平條件下,創業者要做的不是等,而是調整自己的產品邏輯和商業模式。需要綜合考慮軟件,硬件,設計思路,商業模式,付費習慣等等問題。
GTIC發參會大數據 感謝有你
此外,GTIC組委會今日對外發布了本次VR/AR峰會的參會觀眾大數據,本次峰會有超過10000人報名,分別來自4500家相關企業、300多家各領域媒體、320家投資機構,行業覆蓋度達80%。

同時,由于大會門票嚴格采取審核制,更是出現一票難求的盛況。據統計,當天到達現場觀眾近2000人,其中22%為CEO/聯合創始人級、19%為VP級,總監級占比18%,VC合伙人占比4%,投資人占比13%,政府機構人員占比4%,無論是嘉賓還是參會人員的層次,都堪稱國內目前最高規格的VR/AR產業會議,足見該領域的關注度之高。
再次感謝本次峰會協辦方WeMedia新媒體集團的全程支持、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與峰會聯合首發展示HoloLens,以及泰智會、AllChinaTech、游戲葡萄、北京交通廣播、英途、朋狐灣等戰略伙伴們和150+合作媒體們與智東西、極果一道,助力峰會干貨滿滿,為產業鏈各方輸出價值。
今天,我們總結了本次2016中國(北京)VR/AR產業峰會的演講部分的精彩干貨。而在明天,我們將聚焦于嘉賓在三場圓桌論壇環節上的交鋒;同時,此次峰會的全程視頻也將同步放出,未到現場未看的,打算重溫的,想收藏的,明天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的微信公眾號,千萬別錯過。
而關于今日嘉賓演講部分的全文,在這里查看:
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GTIC1,獲取峰會上午場全部內容;GTIC2,獲取下午場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