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云鵬
編輯?| 心緣

芯東西10月25日消息,剛剛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正式測評解禁,本月10日,英特爾首次公布了這一代Arrow Lake處理器,大幅提升的能效比和AI性能是其最核心的升級亮點。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比如在一些游戲中,只要一半功耗,就可以實現同樣的幀數表現。在部分生產力應用中Arrow Lake則有著翻倍式性能提升。為了實現這種“魚和熊掌”兼得的體驗,英特爾從芯片核心架構層面入手進行了不小的革新升級。

比較直觀的一點,就是這次Arrow Lake跟移動端的Lunar Lake直接用上了相同的P核和E核,從架構層面進行了統一。

芯東西提前拿到了酷睿Ultra 9 285K旗艦處理器和中端酷睿Ultra 5 245K兩款處理器,并對其關鍵新特性和主要升級點進行了體驗。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新一代酷睿Ultra 200S系列是毫無疑問的能效比怪獸,同時給后續這條技術路線上產品性能迭代升級提供了巨大的潛在空間。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最近英特爾過得著實“不太平”,除了內部業務的調整,外部AMD新處理器給予的壓力也著實不小,新一代Arrow Lake能否帶來一些突破性提升,重振其在消費市場中的口碑,將至關重要。

一、優化核心IPC,減少電壓頻率依賴,日常應用功耗最高暴降58%

正如前文所說,能效比,也就是每瓦性能,是酷睿Ultra 200S系列提升最顯著的一個方面。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如今,從移動端到桌面端,能效比都成為芯片廠商們聚焦的重點戰場,移動端先天受限于續航,因此能效比堪比“命脈”。

桌面端本沒有續航的限制,但此前桌面端處理器經過多年發展,近年來的功耗表現都有些“放飛自我”,給桌面端處理器運行的穩定性也帶來了一些挑戰。桌面端雖沒有續航的限制,但穩定性對于游戲、生產力等場景都至關重要。

通過顯著降低的功耗實現同樣的性能,既能保證工作效率,又能大幅提升整個系統的穩定性。當然,降低能耗節省成本也是側面帶來的好處。

與此同時,能效比的提升也會大幅降低散熱系統的壓力,讓整個平臺的運行更加安靜、用戶體驗進一步優化。

所以這次我們體驗酷睿Ultra 200S系列,更多的不是關注峰值性能有怎樣的顛覆性升級,而是聚焦于能效比表現,實現同樣的性能,功耗可以實現怎樣的節省。

首先我們來看看最基礎的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在英特爾的規劃中,Arrow Lake 的目標之一是在單核性能、多線程性能方面形成突出優勢。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英特爾給性能核Lion Cove增加了更細顆粒的時鐘控制,進一步提高了效率,減少了性能對電壓和頻率的依賴。同時,英特爾在緩存方面也使用了更靈活的結構,從而微調性能和功耗,優化產品整體的IPC。

Geekbench 6、SPECrate 2017、Cinebench 2024等測試中,酷睿Ultra 9 285K相比上代14900K,單線程的性能提升了5%-8%,3Dmark CPU Profile中成績提升幅度在10%左右,整體來說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提升。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酷睿Ultra 9 285K與14900K單線程性能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線程方面,雖然酷睿Ultra 9 285K的線程從32個縮減到了24個,但多線程性能卻更高了,比如在Geekbench 6測試中,其多線程性能相較上代提升了11%,在Cinebench 2024中提升了18%。

根據能效曲線,在中低功耗下,這個提升更加顯著。

在Cinebench 2024基準測試中,酷睿Ultra 9 285K在實現基本相同成績的前提下,功耗僅為125W,是上代14900K的一半左右。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Cinebench 2024多核能效曲線,數據來源:Intel

毫無疑問,酷睿Ultra 9 285K的提升對于創作者、主播和一些生產力重載用戶來說是一大福音。

得益于能效比的大幅提升,酷睿Ultra 9 285K在日常一些應用程序的使用中,功耗有著接近一半的降低,比如在Procyon Office Productivity、Procyon AI Computer Vision等生產力測試中,其功耗有著42%-44%的降低,在Zoom Video Call這一應用中,功耗降幅達到了58%。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酷睿Ultra 9 285K與14900K日常應用功耗對比

這些測試會模擬日常網頁瀏覽器、各類文字處理工具以及參加視頻電話會等,具有比較強的參考價值。

二、一半功耗實現相同游戲幀數,溫度暴降十余度,未來性能升級空間拉滿

看完了基礎測試性能和日常應用,作為旗艦處理器,酷睿Ultra 9 285K的游戲性能自然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每年全球最強游戲處理器都是英特爾和AMD爭奪的焦點之一,不過此次我們未能拿到AMD最新處理器,僅從酷睿Ultra 200S系列出發分析其表現。后續AMD的銳龍9000X3D系列處理器即將上市,頂級游戲PC處理器領域勢必會上演更加激烈的博弈。

從絕對游戲幀數表現來看,在大部分游戲中,酷睿Ultra 9 285K與14900K的表現都較為接近,幀數差距較小,比如在《黑神話:悟空》、《彩虹六號:圍攻》、《賽博朋克2077》、《地鐵:離去》以及《古墓麗影》等代表性3A單機大作中,差距僅有1%-3%。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酷睿Ultra 9 285K與14900K游戲幀數對比

在一些CPU負載較重的游戲例如《文明6》、《F1 23》中,酷睿Ultra 9 285K的領先幅度超過了10%。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性能基本持平,但功耗方面酷睿Ultra 9 285K卻大幅領先,整個系統功耗最高降幅超過了160W。

比如在《刺客信條:幻景》這部育碧的3A單機大作中,酷睿Ultra 9 285K實現相同的260FPS左右的幀數表現,功耗低了近80W。

在《神話時代:重述版》、《戰錘:空間陸戰隊2》這些游戲中,功耗降低分別在127W和160W左右,這種降幅甚至已經超過了中端處理器的滿載功耗。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酷睿Ultra 9 285K相比14900K在不同游戲中的功耗下降情況

這樣的顯著的功耗下降也帶來了實際游戲時CPU封裝溫度的大幅降低,在360水冷的加持下,CPU封裝的溫度相比上代降幅都在10度以上,最高的降幅有近17度。

在整個的游戲過程中,CPU封裝溫度僅僅停留在50度左右,此時機箱風扇也可以運行在一個極為安靜的狀態,整個游戲的體驗獲得了顯著提升。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酷睿Ultra 9 285K相比14900K在不同游戲中的溫度下降情況

當然,我們還可以借助功耗的節省,更方便的組建ITX機箱這種小巧的組裝PC方案,更加靈活。

體驗下來,酷睿Ultra 9 285K大概率可以穩坐游戲溫度最低的旗艦處理器了。

值得一提的是,酷睿Ultra 9 285K這樣的表現,不禁讓我們暢想未來下一代處理器的巨大提升空間,可以說這一代功耗的大幅降低,給未來的性能提升留足了空間。

三、生產力渲染、編解碼性能暴漲,NPU首次落地桌面端,瞄準AI PC未來

說完了游戲,我們來看看酷睿Ultra 9 285K在生產力辦公方面的體驗,這里我們主要與AMD面向生產力的旗艦處理器9950X的公開成績來對比。

在常見的Adobe全家桶PugetBench基準測試方面,酷睿Ultra 9 285K在Premiere和AE中有著4%-6%的提升,但是在Lightroom和Photoshop中有著4%-10%左右的下降,整體波動不大。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酷睿Ultra 9 285K與14900K在生產力應用中的性能對比

但是對于光線追蹤渲染器、先進的視頻編解碼處理、多應用工作流等方面的應用,酷睿Ultra 9 285K的表現十分亮眼,甚至在TimeLine Playback的8K XAVC H編解碼器測試中,其有著7.3倍的性能提升。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數據來源:Intel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酷睿Ultra 200S系列首次加入了NPU模塊,NPU提供各類20 TOPS左右的AI算力,其提供的AI加速能力也在生產力應用中有不少應用。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從GeekBench AI性能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酷睿Ultra 9 285K相比上代14900K整體有著2倍左右的AI性能提升。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GeekBench AI性能測試成績,數據來源:Intel

在Adobe全家桶應用中的部分基于AI的功能測試中,酷睿Ultra 9 285K相比9950X有著最高50%左右的性能提升,最低性能提升也接近20%。

Geekbench AI測試包括圖像分割、多種類型的對象圖像模式識別、圖像放大、文本翻譯等,涵蓋了多個方面的AI負載,可以檢驗處理器在AI框架、AI運行庫以及指令集方面是否準備就緒。

近來AI在內容創作和商業用途的應用中大量應用,Adobe、Blackmagic Design以及Magics等公司都在緊鑼密鼓地往軟件套件中加入AI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AI的布局方面,英特爾顯然有著自己的思考。GPU顯然會是AI PC領域算力的核心提供者,但CPU和NPU依然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比如AI PC端側的攝像頭、語音、交互等方面的AI處理,NPU處理更加高效。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數據來源:Intel

未來酷睿Ultra 200S系列在AI PC領域的應用潛力仍然很大。

四、插槽升級,華碩新800系列主板支持一鍵NPU超頻,內存輕松上8000MHz

最后,我們來看看處理器的一些外圍特性。這次新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針腳有所更改,需要搭配新的采用LGA-1851插槽的主板,也就是新的800系列芯片組主板。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這次我們拿到的是華碩TUF GAMING Z890-PLUS WIFI這一主板,其此次支持了NPU加速引擎,可以實現一鍵NPU超頻,也算是與新一代處理器的新特性完美契合了。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雖然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的功耗大幅降低,但是這塊主板依然配備了在2000元價位段比較豪華的供電配置,其供電模組為16+1+2+1共20項供電,每項80A。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在擴展性方面,TUF GAMING Z890-PLUS WIFI支持一個PCIe 5.0×16規格的固態硬盤位,總共有四個M.2固態硬盤接口。在內存方面,其最高支持192GB的雙通道內存。

值得一提的是,其M.2接口部分配備了便捷卡扣和滑軌卡扣,拆裝更便利,這些小細節都值得點贊。

在用料方面,這次TUF GAMING Z890-PLUS WIFI的外觀更加富有科技感,做工質感進一步提升,在M.2快拆裝甲處還細心地設計了“TUF”的LOGO元素,辨識度更高。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此外,TUF GAMING Z890-PLUS WIFI也支持華碩主板的傳統強項——AI超頻,以及易拆式天線和BIOS FlashBack一鍵升級。主板側面搭載了雷電4接口。

酷睿Ultra 200S首測!功耗唰唰暴降,AI塞入臺式機,英特爾這波穩了?

在內存超頻方面,這塊主板基本上可以將內存穩定在8000MHz左右,相比上代,內存頻率提升還是相當明顯的。

結語:性能和功耗全都要,桌面級處理器進入“能效比”時代

可以看到,此次酷睿Ultra 200S系列在單線程、多線程性能提升的基礎上,還實現了功耗的大幅下降,其處理器能效比有著顯著提升,在游戲、生產力方面都給實際用戶體驗帶來了不小的提升。

與此同時,NPU的融入、AI能力的大幅提升,都代表了英特爾對未來AI PC的重點投入,面向AI PC的未來,一味追求極限性能已經成為過去時,桌面級處理器開始正式進入“能效比”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