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2日,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GenAICon 2025北京站」將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萬麗酒店盛大舉辦。中國生成式AI大會已成功舉辦三屆,現已成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峰會之一。
本次大會繼續由智一科技旗下智猩猩、智東西共同發起,以“大拐點 新征程”為主題,計劃邀請50+位重量級嘉賓同臺分享和討論,深入解構DeepSeek引發的變革狂潮,全面展示國內生成式AI重大進展。本次大會也是“智領未來”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動之一。
大會主會場首日將進行開幕式、GenAI應用論壇,次日全天將進行大模型峰會;分會場則會先后組織DeepSeek R1與推理模型技術研討會、AI智能體技術研討會和具身智能大模型技術研討會。其中,三場研討會為閉門制,主要面向持有閉門專享票、貴賓通票的觀眾開放。
今天將為大家揭曉主會場大模型峰會的完整嘉賓陣容,以及AI智能體技術研討會的最終議程。大會兩天的終極議程也已接近敲定,下周將為大家公布。

一、大模型峰會完整嘉賓陣容
此前,我們陸續公布了部分演講嘉賓()。
目前,在大會主會場第二日全天進行的大模型峰會嘉賓也已經全部確定,接下來將為大家一一闡述。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戴國浩將帶來開場報告,隨后智澄AI創始人及CEO胡魯輝,焱融科技CTO張文濤,Zenlayer行業拓展總監陳秀忠,清程極智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師天麾,首都在線CTO許濤將帶來主題分享。
海致科技產品技術專家李思宇,中昊芯英軟件研發負責人朱國梁,澳鵬Appen中國及韓國區副總裁董成,上海云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王為,Alluxio解決方案架構師湯文軍,澎峰科技創始人&CEO張先軼也將在下午進行主題演講。
此外,騰訊專有云首席架構師方天戟、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發負責人敖玉龍、澎峰科技創始人&CEO張先軼、沐冰數據CTO邸澤民、上海云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王為還將大模型峰會上進行一場圓桌討論《DeepSeek給AI Infra帶來的啟示與機會》。
下面為大家逐一介紹大模型峰會的嘉賓:
1、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戴國浩
戴國浩,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稀疏計算電路與系統,在相關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谷歌學術施引兩千余次。發表論文曾4次獲最佳論文獎(FPGA 2025、ASP-DAC 2025、DATE 2024、ASP-DAC 2019),3次獲最佳論文獎提名(DATE 2023、DAC 2022、DATE 2018)。擔任領域內多個國際會議TPC成員和期刊審稿人、Ph.D.Forum at DAC 2024聯席主席等職務。曾參與指導學生獲ACM 2021 SRC全球第三,MICRO 2020 SRC全球第一。個人榮獲2024年算力中國·青年先鋒人物獎、2022年WAIC云帆獎、2021年NeurIPS BIGANN競賽全球冠軍等榮譽。戴國浩作為聯合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在2023年創立了無問芯穹。公司致力于大模型軟硬件協同優化平臺的建設,助力我國下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的生態建設與快速發展。無問芯穹發布的大模型算力底座“無穹Infini-AI”已支持20+模型在10+種計算卡上的一鍵式高效部署,實現行業最優計算效率與最低成本。

2、智澄AI創始人及CEO 胡魯輝
胡魯輝,智澄AI創始人及CEO,前Meta首席工程負責人,榮獲10項Meta AI專利申請;原華為美研首席架構師兼CTO和京東集團副總裁;早期在美國亞馬遜、微軟總部工作十多年,帶領團隊深耕數據云和AI;擁有30多項美國專利及申請和國際頂級論文。
演講主題:《物理智能:開啟人形機器人新時代》

3、焱融科技CTO 張文濤
張文濤,焱融科技CTO,專注于分布式存儲領域,擁有超過15年的大規模公有云存儲架構開發和AI存儲架構設計經驗,主導了YRCloudFile高性能分布式文件存儲系統從0到1的研發及落地,在AI及高算力場景應用落地方面實戰經驗豐富,對項目的整體架構設計和性能優化有深刻見解。是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專委會技術專家組成員、上海TGO鯤鵬會成員、CXL技術應用俱樂部專家和信通院分布式存儲產業方陣DSIA核心成員。
演講主題:《破局AI算力瓶頸:高性能全閃存儲在訓練與推理中的場景化實踐》

4、Zenlayer行業拓展總監 陳秀忠
陳秀忠(Adam),Zenlayer行業拓展總監,北郵光通信博士,擁有14年云計算行業經驗。曾在信通院標準所、阿里巴巴和大河云聯從事基礎網絡研究和架構設計。于2018年加入Zenlayer,專注幫助眾多出海客戶構建全球基礎網絡和邊緣云網絡,涵蓋游戲加速器、跨境電商、公有云、金融、RTC、社交娛樂和智能硬件等領域。在工程師和銷售崗位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見解。
演講主題:《重構 AGI 時代的全球算力網絡:解鎖硅基生命的高效 Token 革命》

5、清程極智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 師天麾
師天麾,清程極智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2014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信息賽金牌保送清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優秀畢業生、中科院計算所課程講師、中國信通院萬卡智算集群服務能力推進方陣技術專家。

6、首都在線CTO 許濤
許濤,首都在線CTO,擁有超過10年的產品研發經驗,曾先后于百度、滴滴等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在業務場景及研發等領域,成功推動了多項關鍵產品的研發與實施,積累了深厚的技術與管理經驗。目前,任職首都在線的CTO,專注于公司的解決方案與產品戰略,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為公司及行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線和服務方案。

7、海致科技產品技術專家 李思宇
李思宇是海致科技產品技術專家,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知識工程標準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信標委人工智能分委會知識圖譜工作組專家委員。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數據、圖計算與大模型的技術應用研究,致力于ToB/ToG方向,數圖模技術融合應用、行業場景落地效果、全流程的智能引擎。曾擔任京東、滴滴等互聯網企業大數據和知識圖譜平臺產品技術團隊負責人,打造了京東云全球機房數萬臺服務器的實時大數據監控報警和運營管理,在滴滴負責研發了滴滴智慧交通大數據平臺、交通交管知識圖譜等產品,曾獲滴滴獎項大數據平臺、智慧交通數據倉庫的優秀團隊獎。

8、中昊芯英軟件研發負責人 朱國梁
朱國梁-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軟件研發負責人,國防科技大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布式系統、操作系統、編譯器。曾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研制工作、神威太湖系列超級計算機研制工作、一款國產芯片操作系統以及編譯器研制工作。加入中昊芯英后,組建芯片軟件研發團隊實現芯片底層軟件全棧,實現主流大語言模型的推理和訓練。

9、澳鵬Appen中國及韓國區副總裁 董成
董成,現任澳鵬Appen中國及韓國區副總裁,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曾經就職于IBM,惠普等公司,擁有近20年在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經驗。主要負責帶領團隊為國內外頭部的人工智能和互聯網企業提供高質量訓練數據和服務;依托高質量的AI訓練數據及服務,助力國際領先的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自信地部署AI項目。
演講主題:《LLM & Agent 時代的AI數據服務》

10、上海云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 王為
王為,上海云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同時任中國云計算基礎架構大會委員、四川省通信學會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在虛擬化、SDS、SDN、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參與制定了信創工委會虛擬化云平臺技術規范、基礎設施云管理軟件技術要求等多個云計算信創標準,負責了 ZStack 私有云網絡、存儲多個產品的研發,主導 ZStack AIOS 智塔的架構和研發,在ArchSummit、PyCon、QCon、OpenStack Summit 等大會做過技術分享。

11、Alluxio解決方案架構師 湯文軍
湯文軍,Alluxio解決方案架構師,專注于云原生以及分布式緩存技術,擁有超過10年的容器相關領域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產品架構經驗。當前致力于云原生和數據編排領域的融合,以推進AI場景下的計算性能優化。
演講主題:《構建大模型時代的AI存儲新范式》

12、澎峰科技創始人&CEO 張先軼
張先軼,澎峰科技創始人&CEO,本科和碩士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曾于中科院軟件所工作,之后分別在UT Austin和MIT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國際知名開源矩陣計算項目OpenBLAS發起人和主要維護者。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ACM SIGHPC China執行委員。2016年,創辦PerfXLab澎峰科技,提供算力基礎軟件棧與AI解決方案。2016年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2020年 美國SIAM Activity Group on Supercomputing最佳論文獎,2023年北京市自然科學二等獎。

13、騰訊專有云首席架構師 方天戟
方天戟,騰訊專有云首席架構師,《大模型時代基礎架構》作者,《云鑒》編寫組成員,參與信通院與中國軟件測評中心編制的多個行標與國標編制;18年行業經驗,曾服務于華為、新華三、Juniper等業界著名企業;為寶馬、航天科技、中國建筑、新加坡HBO Asia等業界頭部客戶設計過企業上云整體方案并落地。

14、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發負責人 敖玉龍
敖玉龍,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AI框架研發負責人,北京大學博士后,中國科學院博士,負責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框架、通信庫及相關工具鏈研發,曾就職華為和百度,參與研制了相關大模型關鍵系統技術,有豐富的大模型系統產業研發與實踐經驗,于2016年共同參與獲得中國首個ACM“戈登?貝爾”獎,在國際頂級會議與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參與制定IEEE 2941.1-2022國際算子接口標準,并獲多項國內外專利授權。

15、沐冰數據CTO 邸澤民
邸澤民,沐冰數據CTO。在跨行業解決方案、人工智能芯片及基礎設施領域,邸澤民先生是一位擁有超過二十年跨領域技術積累與實踐的技術專家。作為卓越技的術專家,在十多年前他主持完成了某央企的“同城雙活”及計算與存儲資源虛擬化改造升級項目,通過近一年的前期分步實施,最后在 36小時內完成了割接與系統整體切換上線;在2017 又主持完成了某部委首個集人臉識別、目標檢測、OCR等多種算法融合的智能視頻平臺及基礎設施的落地應用;近幾年他在AI芯片軟件棧架構、生態與解決方案的設計、大規模智算中心的建設等前沿AI技術領域又有很多新的收獲。
邸先生歷任清微智能、瀚博半導體、燧原、數智源、海頓新科等企業高級總監、副總裁、研發總經理等職位。在技術管理領域,具備全棧技術管理的卓越能力,精通從架構設計、研發流程管控到商業價值實現的全價值鏈技術運營。
邸先生在技術領域的影響力亦不容小覷。2019 年他個人在Github 上的開源工作上線 10 天即進入Trending榜;作為核心作者,他參與編寫了四部專業書籍;在自媒體時代,他在在知乎、公眾號等平臺積極分享行業洞見,其觀點與見解備受業界關注。
以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強大的持續學習能力、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前瞻的行業洞察力,相信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也會不斷探索創新,助力行業發展。

二、AI智能體技術研討會最終議程
AI智能體技術研討會將在4月2日的上午進行,由主題報告和圓桌Panel兩個環節組成。今天為大家公布議程。
Manus的爭議性走紅不僅引發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熱烈討論,更激發了開發者的研究熱情,促使國內涌現出多款開源平替產品。由CAMEL-AI開發的OWL是Manus最強平替之一。OWL一作胡夢康博士將以《面向真實場景下任務自動化的多智能體協作系統》為主題,分享面向真實場景任務自動化的多智能體協作系統研究,內容涵蓋框架設計、效能優化、系統擴展等關鍵技術。
智能體研究在垂直領域備受矚目,“清華AI醫院小鎮”Agent Hospital脫穎而出成為亮點。Agent Hospital一作李俊凱博士將以《基于大模型的可進化醫療智能體—Agent Hospital》為主題帶來報告。
西湖大學AGI實驗室Agent方向研究員蔣文嘉將以《驅動GUI智能體從智能化到高效化的實踐探索》為主題進行報告分享。蔣文嘉作為AppAgentX的作者,深度參與AppAgent系列科研工作,在智能體環境交互、任務規劃與執行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現有的智能體大多采用端到端自治代理的黑箱模式,這種模式使得用戶難以對智能體的內部決策過程進行深入了解和干預。Eko主要作者陸逸文博士將在此次研討會上以《基于工作流的可干預 Agent 框架Eko》為主題,對Eko這一新興智能體設計范式進行系統解讀。
ANP(Agent Network Protocol)是由國內團隊開發的面向智能體的開源通信協議,解決了智能體身份、智能體描述、智能體發現三大難題。本次研討會邀請到ANP開源技術社區發起人常高偉參與,并以《從MCP到智能體通信協議:ANP在智能體互聯網上的探索》為主題帶來報告。

三、觀眾報名進入最后階段
此次北京站設置了四類電子門票,分別是主會場觀眾票、主會場VIP票、閉門專享票和貴賓通票。其中,主會場的座位分布如下。

四類電子門票中,主會場觀眾票為免費票,申請后需經審核通過方可參會;主會場VIP票、閉門專享票和貴賓通票均需購買。
針對此前已申請主會場觀眾票的朋友,組委會的審核和通知工作已經啟動,小助手將對通過審核的朋友進行微信告知(優先微信,并輔以短信或電話),請您查收和回復。劃重點啦,一定記得去查看您的電子門票,這是現場參會簽到需要的,記得保存哦~
想到現場參會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泡泡”,進行購票或免費申請主會場觀眾票。已添加過“泡泡”的老朋友,可以給“泡泡”私信,發送“GenAI25”即可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