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程茜
編輯?| 漠影
智東西3月28日報道,昨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正式開幕,一系列AI新技術、新應用、新模式在論壇期間展示與發布。
北京電控旗下北京電子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電數智”)的“一個AI底座+兩大產業平臺”的創新范式在展會上熱度頗高。
其“星火·智算”AI產業發展底座與傳統產業賦能平臺、新興產業加速平臺的布局,成為當下鏈接企業與AI能力的重要支撐。

這對應的正是AI落地過程中亟需解決的諸多難題:如何與企業核心需求相呼應、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大模型、什么樣的企業才能支撐AI落地……這些已然成為橫亙在企業面前的“攔路虎”,因此,AI技術基礎研究、數據基礎設施、深挖企業核心需求已經成為當下AI產業布局的共識。
當下,成立于2023年8月的北電數智已經整合算力、算法、數據全棧能力實現了豐碩成果。該公司通過構建“星火·國產信創底座”、“星火·影視底座”、“星火·佛山泛家居底座”等AI底座,加速多地、多產業的AI建設和在地運營,同時面向醫療、工業制造、金融、教育、交通、政務等傳統行業場景,打造垂類模型矩陣,面向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以共性技術平臺推動新興產業加速。其中,星火·智算的首個標桿項目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已經適配20多款主流大模型。
這正是當下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效路徑,為更多區域城市及創新團體打造“AI新底氣”。
從中關村論壇的展臺出發,我們將深入挖掘這家創企如何在AI產業中找到自己的準確站位。
一、AI+醫療、影視、家居、具身智能……北電數智已先人一步
AI產業發展的征程中,“死亡之谷”曾令眾多AI項目折戟沉沙。
這是由于諸多AI項目在是經歷初期技術創新和概念驗證階段后,往往會陷入難以將實驗室中的技術成功轉化為實際生產環境中可大規模應用、穩定且具有經濟效益的產品或服務的困境。
如今,大模型的出現加速了AI落地進程,其大規模落地的趨勢已勢不可擋。
但與此同時,如何深入挖掘大模型和企業核心需求之間的契合點,成為橫亙在大模型企業到應用端企業之間的鴻溝,也是沖破AI落地“死亡之谷”的必經之路。
在探索如何搭建AI與企業核心痛點間的橋梁這一關鍵命題時,北電數智的業務布局為我們展現出了有效路徑。
具體來看,其業務布局極具廣度與深度,已深入醫療、影視、泛家居等傳統行業,積極落子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同時深度融入AI For Science等科研創新場景,全面覆蓋千行百業。
如醫療行業,此前面臨醫療數據分散且格式不一難以整合共享,無法發揮數據價值,以及醫療服務效率低下,醫生處理病歷和患者信息的工作負擔極重等痛點。北電數智聯手中日友好醫院構建“醫療可信數據空間”,在訓練過程中能有效結合行業及院內專業數據精準賦能模型構建,同時基于“櫻智大模型”和“櫻智·α專病大模型,推出的智能體助手Agent應用,提升了平均診療時間、病歷書寫效率。

影視行業長期受困于成本高昂、創作靈感枯竭、制作周期漫長以及精準營銷難等痛點。在朝陽區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AI正在融入影視創作全流程,通過借助AI生成劇本分鏡、智能合成虛擬場景,到批量生成特效素材,為影視制作從前期策劃至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提效。

傳統產業中的制造業轉型升級涉及的業務環節也是最為廣泛的,如泛家居行業,其往往會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設計效率低下、供應鏈管理復雜、精準營銷困難等困擾,而這正與AI能力相契合。在萬億級規模的佛山泛家居產業集群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階段,北電數智通過深度介入泛家居產業從產品設計、柔性生產,到供應鏈管理的全價值鏈環節,推動其實現設計智能化、生產制造智能化、產業基因智能化。
與傳統行業截然不同的是,新興產業從誕生之初便與AI深度綁定。因此,面向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北電數智的業務布局思路也發生了變化——側重于提供快速孵化的工具,用AI推動這些產業加速發展。
例如在當下最為火爆的具身智能賽道,其訓練所需的大量動作數據獲取難度極高,因此北電數智通過從數據、訓練入手,為其在工業場景應用提供豐富、精準的數據基座,并搭建應用仿真訓練場。同時,基于異構計算平臺實現算法模型與國產算力的高效適配,加速具身智能在工業檢測、數字孿生等領域規模化落地。
在低空經濟、無人駕駛領域,北電數智將助力珠三角某城市打造“地空協同”全域智能支撐體系,提升城市消防救援、安防巡檢的應急響應效率,并構建面向工業開發區多式聯運港口、低空物流等垂直化的無人駕駛訓練場。
最后是科研方面,北電數智正將自身業務與科學研究的痛點相結合,推動范式變革。
可以看出,北電數智已經在這些行業積累了落地應用經驗,并正在以此為核心向更多行業、地區輻射。與此同時,其正承載著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發展,在AI大規模落地的當下,以堅實的AI底座成就AI發展的新底氣。
二、1大底座+2大平臺,垂類大模型破繭,為AI+傳統、新興產業鋪路
在廣泛的業務布局背后,不禁讓我們產生一個疑問——北電數智是靠什么樣的生態平臺體系去支撐如此完善的AI產業落地?
從北電數智的展臺出發,我們得以深度洞察其在AI落地方面的底層邏輯與多元路徑。北電數智以“AI工廠”理念整合算力、算法、數據全棧能力,配合可信數據服務能力,并依托于垂類模型矩陣和共性技術平臺,加速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和新興產業落地,形成了“1底座+2平臺”的布局。
想要加速AI落地,全棧的AI能力布局必不可少,歸結到北電數智的業務體系中就是底座“星火·智算”。
“星火·智算”的首個標桿項目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已經適配20多款主流大模型,在千P高性能混元算力集群全棧服務基礎上,整合算力、算法、數據全棧AI能力和AI工具,配合可信數據服務能力,一站式滿足不同類型的人工智能業務需求。

北電數智CTO謝東談道,星火·智算的獨特之處在于不是靜態的技術堆棧,而是可以持續學習,能適配于多元化應用的智能中樞。他將這個底座比喻為大腦、地基。星火·智算的核心特點就是能支持多元場景的業務部署,兼容國產芯片、多模態等不同類型模型,一站式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還能繼續進化。
兩個平臺就與上述業務場景直接相關,分為傳統產業賦能平臺、新興產業加速平臺。
具體來看就是,一方面,通過系列垂類模型矩陣、開發AI原生企業服務,實現傳統產業效率提升與個性化服務升級,另一方面,降低AI原生業務的開發門檻,加速智能機器人、低空監管系統、自動駕駛算法等創新技術的場景驗證與產業化落地。
不同于其他企業提供算力或者模型服務,北電數智面對傳統企業的作用很明確,就是提高效率和競爭力,謝東解釋說,這會涉及到AI對流程的重構、決策的支持以及服務的再造,實現完全的端到端服務。
對于新興產業,北電數智會為企業提供快速孵化工具,包括數據、模型、API、沙盒機制等,使其能快速調用不同模型,且能保證企業私有數據的安全。
在此基礎上,這個統一的AI基礎設施,就將高校、科研機構、創企緊密連接在了一起。
從宏觀維度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北電數智CMO楊震談道,目前北電數智的“1底座+2平臺”布局與這一思路重疊,加速AI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這個背景下,他補充說,北電數智為業界搭建起了共性的平臺,并將AI落地產業鏈中的斷點連接了起來,其平臺的每一層都連接了場景方、使用方和生態伙伴,為各路企業提供了解決問題、交流溝通的平臺。
當下,整個AI產業中構建如北電數智這樣適配度之廣的平臺的企業寥寥無幾,這是因為他們走的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楊震談道,例如想要讓國產芯片和主流模型交叉適配,就要將60個基礎算子都寫出來,但對于賣卡的企業而言這件事性價比低所以不會去做。
對于未來的商業化,他補充說,這條“艱難且正確”的路徑注定了,北電數智將以長期主義持續投入產業發展建設。
因此,在AI企業聚集的北京扎根,從產業的需求出發,進一步解決產業的共性問題,推動AI在中國的加速落地,一直是北電數智的底層商業邏輯。
已經構建起全套AI落地平臺的北電數智,成為了加速北京AI發展的新底氣。
三、北電數智打造落地新生態,盤活AI產業發展
模型的真正價值是去千行百業落地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北電數智的業務布局并不是一蹴而就,其通過業務結構和商業布局打磨上,才得以形成了當下的清晰組合結構。
北電數智此前通過構建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等項目,對整個AI產業的了解逐漸深入,使得其“1底座+2平臺”業務模式正式落地。此外,該公司還形成了以產業專家和行業解決方案專家為核心的人才矩陣。
面向未來,模型真正的落地時能夠在千行百業創造價值,而這件事非一家企業可以做到,這就涉及到完整的行業生態。
北電數智正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謝東通過三個疑問句剖析了這家公司的生態站位。
第一個問題是北電數智要用生態做什么,答案就是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將生態的技術能力、服務能力、運營能力整合起來,應對企業的多元化需求。
第二個問題是北電數智能為生態帶來什么,這一環節,北電數智可以聯動技術的供給方和應用方,如從應用場景方獲取使用反饋,使得芯片廠商進一步優化芯片,快速進行產品迭代,促使生態內的資源活水循環流動。
第三個問題是要造一個什么樣的新生態,如今AI產業誕生了諸多創企,北電數智打造的生態可以充分激發這些小企業、個體創業者的創新活力。
這正是北電數智走出的一條獨特路徑,以真正盤活整個AI產業的生態發展。
AI產業目前的一大特點是,朝夕之間,新趨勢、新技術便已迭代更新。可以看到,與北電數智剛成立時相比,AI產業的發展已經從聚焦于技術演進到行業落地,這家公司的業務布局也與當下的產業發展趨勢一脈相承。
結語: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通企業與AI融合之路
今年的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其中,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實踐、實現價值的重要舞臺。
在業務布局上,北電數智深度契合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圍繞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加速兩大核心方向,構建起了一套完善的業務體系。
面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千差萬別的核心需求,北電數智正基于“1底座+2平臺”的布局進行精準對接。面向未來,北電數智致力于為更多區域城市及創新團體打造“AI新底氣”,以“北京經驗”賦能全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