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梁穎琳
編輯 |? 云鵬

智東西4月9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去年向印度出口了價值170億美元的iPhone,這一數字創下歷史新高,標志著蘋果在供應鏈多元化方面的加速推進。

然而,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越南和印度征收的關稅后,蘋果股票遭遇了歷史性的拋售,投資者對關稅風險的擔憂正在加劇。

在這場全球貿易博弈中,蘋果能否通過供應鏈調整化解危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一、關稅沖擊蘋果股價,市場擔憂加劇

在上周關稅公告后,蘋果股價在四個交易日內暴跌23%,創下自2000年以來最糟糕的四天表現。

市值蒸發56000億!蘋果股價創15年來最大4連跌,押寶印度遠水難解近渴

▲4月2日起,蘋果股價已連續四個交易日下滑,累計跌幅達到23%。

這一拋售導致蘋果市值蒸發超過7700億美元(人民幣56000億),并使其在標普500指數中的市值排名被微軟超越。

分析師認為,關稅問題使蘋果面臨兩難選擇:提高產品價格可能打擊需求,吸收關稅成本則會減低利潤和利潤率。

盡管蘋果長期以來被視為相對安全的投資標的,但當前的關稅不確定性正在壓倒其市場表現。

二、蘋果在印度的供應鏈布局加速

印度科技部長Ashwini Vaishnaw表示,印度在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中出口了價值超過2萬億盧比(約合240億美元)的智能手機,同比增長54%。

蘋果在印度的擴張得益于印度政府的補貼政策,這些補貼幫助富士康和塔塔集團(Tata Group)擴大了本地iPhone組裝能力。

新冠疫情期間,蘋果在中國的生產因嚴格的疫情封鎖措施受到嚴重影響,這促使公司加速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盡管如此,蘋果仍約80%的iPhone生產仍集中在中國,完全脫離中國供應鏈的可能性短期內較低。

三、供應鏈多元化仍是長期戰略

盡管蘋果正在努力將生產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國家,但重建其復雜的工業生態系統需要時間和高昂的成本。

分析師認為,如果蘋果能夠獲得關稅豁免,其股價可能會出現大幅反彈。但如果關稅持續或升級,則可能對蘋果造成“經濟末日”般的沖擊。

結語:關稅壓力下的蘋果能否能否重塑市場信心

蘋果在印度的出口額增長和供應鏈多元化努力表明,公司正在積極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然而,關稅問題的不確定性仍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未來,蘋果能否在供應鏈多元化和市場表現之間找到平衡,將決定其在全球市場的長期競爭力。

對于投資者而言,蘋果的下一步動作無疑是關鍵。無論是通過庫存調整、市場轉移,還是與政府協商關稅豁免,蘋果的應對策略都將直接影響其股價和市場信心。

在這一復雜局勢下,蘋果的未來充滿變數,但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