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編譯 |? 金碧輝
編輯 |? 程茜
芯東西4月17日消息,今天,臺積電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激增,單季凈利潤達3612.69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10.7072 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60%,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為這家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
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臺積電營收同比增長54%,達16979.787億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為3811.4 億元),遠超路孚特(Refinitiv)18位分析師給出的797.4954億元預期。其中,臺積電為蘋果A17 Pro芯片及英偉達H200 GPU代工的3納米及4納米先進制程貢獻超65%營收,顯示AI算力需求持續強勁。

值得關注的是,臺積電計劃年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追加投資7208.5億元,擴建三座晶圓廠及先進封裝設施。加上此前承諾的4760.6億元投資,該公司在美累計投資額已達12053.415億元,創美國外資直接投資紀錄。但美國政府近期威脅對中國臺灣芯片加征100%關稅,導致臺積電股價年內已下跌20%。
“我們正面臨地緣政治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挑戰。”臺積電財務長黃仁昭在財報會上表示,盡管AI相關業務貢獻率已達40%,但美國制造成本較中國臺灣高出30%-60%,未來受關稅影響可能壓縮未來毛利率2-3個百分點。為應對關稅壓力,臺積電已啟動”中國臺灣制造+美國封裝”的混合生產模式,將部分后端制程轉移至美國工廠。
市場分析師指出,臺積電在美投資雖可規避關稅風險,但可能加速技術外流。當前臺積電在臺灣本土的2納米制程研發進度領先美國工廠10年,技術代差可能影響其行業主導地位。
截至發稿,臺積電股價報129.92元人民幣,較年初高點回落22%。臺積電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營收將環比增長11%-14%。

結語:業績增長與地緣政治挑戰下的半導體巨頭“隱憂”
臺積電此次財報既展現了AI芯片浪潮下的增長動能,也暴露出地緣政治博弈下的深層危機。其3納米/4納米先進制程貢獻65%營收的數據,印證了AI算力需求正重塑半導體產業價值分配規則。
但美國關稅威脅與本土制造成本高企的矛盾,或將迫使全球芯片供應鏈加速”區域化重組”。
來源: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