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小智

智東西早報
第348期 2016.5.18 周三

蘋果派

1.?iPhone 7系列將有三款新機,已在富士康、和碩投入量產。

5月17日,據科技網站TechnoBuffalo報道,離iPhone 7的發布只有4個月時間了,各種有關新聞開始頻頻沖上頭條。今天,消息稱該機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而且這次iPhone 7系列可不止兩個型號。

MobiPicker的消息顯示,iPhone 7已經正式開始在富士康、和碩投入量產,兩家代工廠最近也動作頻頻,大規模招錄新員工。此外,匿名爆料者還提供了一張截圖,圖中顯示這次除了iPhone 7和iPhone 7 Plus,還會有一款高端型號,蘋果有可能將其命名為iPhone Pro或iPhone 7 Plus Premium。

2.英特爾拿下5成LTE芯片訂單。

里昂證券分析師Srini Pajjuri在今年三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英特爾已獲得大批量LTE芯片訂單,可能的范圍在30%至40%之間,高通公司預計將生產剩余的訂單,但已經不是主要的供應商。

英特爾將為9月份推出的iPhone 7系列智能手機提供大約50%的LTE芯片。根據合約,芯片將臺積電生產,京元電子負責測試,英特爾自己進行封包。蘋果目前LTE芯片供應商高通此前暗示,它的一位主要客戶將向競爭對手訂購LTE芯片,這就是蘋果轉向英特爾訂購LTE芯片。業界傳聞顯示,蘋果早在2015年年初就已經開始向英特爾訂購LTE芯片。

3.抵制Apple Pay 沃爾瑪讓旗下600家門店裝自家移動支付。

5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零售巨頭沃爾瑪周一宣布,沃爾瑪自家移動支付服務“Walmart Pay”擴大到美國阿肯色州和德克薩斯州,這兩州的近600家門店將開始支持自家移動支付服務。

盡管蘋果Apple Pay一路高歌猛進,但從2014年晚些時候起,沃爾瑪就開始抵制Apple Pay。沃爾瑪在2015年12月正式推出Walmart Pay,當時僅在美國特定零售店內推出,沃爾瑪計劃在2016年上半年將Walmart Pay推廣至全美。

4.?市區地面導航設施專利曝光。

美國專利商標局在在周二授予市區地面導航設施專利給蘋果公司。在這份專利當中,蘋果公司為整個城市規劃了能夠發送精確精確位置數據的低功率無線發射器,這種發射器還可以發送動態環境警告,接受對象為iPhone手機和車載導航系統。

蘋果這項專利名稱是“提高定位精度的無線信息系統”,美國專利號是9344989,這項專利的目的是解決所有基于GPS導航系統固有的弱點,即在人口稠密城市的信號接收問題,這些城市當中,高大建筑物造成城市峽谷環境,造成GPS信號接不穩定。重要的是,蘋果的解決方案耗電比A-GPS,Wi-Fi定位和蜂窩塔三角測量技術都少。

新進展

1.諾基亞上海貝爾將完成合并。

5月16日,負責諾基亞中國和上海貝爾合并后運營的諾基亞大中華區總裁王建亞向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諾基亞中國和上海貝爾的合并預計在今年7、8月份完成。

上海貝爾是阿爾卡特朗訊和中方國有資本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阿朗持有50%加1股股權。去年8月28日,諾基亞宣布與中國華信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成立一家NokiaShanghaiBell合資公司,新合資平臺擁有資產包括阿朗持有上海貝爾股權,同時也整合諾基亞中國電信設備業務。

不過隨著兩家公司進行整合,裁員也將同時進行。今年4月,諾基亞宣布“作為全球協同增效轉型計劃的一部分”開始裁員,涉及30個國家。有未經諾基亞證實的消息稱,諾基亞將裁員1萬到1萬5千人,超過全球員工總數的10%。

2.戴爾為EMC發債160億美元。

5月17日,戴爾公司已接近于完成一項舉債融資交易,這將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同類交易之一。

這項交易吸引了一批要求獲得很高收益的投資者,這反映了整個計算機硬件行業所面臨的困境,最近以來這個行業中已經涌現出了一大波公司債發行交易。

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戴爾最早可能于周二發售160億美元或更多的有擔保債券,所得資金將被用于為其收購信息存儲資訊科技公司EMC的交易提供融資。

3.魅族入美首作要眾籌賣音箱。

即便是對于國外那些關注智能手機市場的愛好者,魅族(Meizu)也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國外還有人知道,魅族從前是做MP3起家的,也做過MP4。 魅族一直有向聯想、華為、小米靠攏的意思,其中重要一步就是國際化,以及向西方挺進。魅族進入美國市場的第一步似乎就是推出這款無線音箱Gravity。

在外國人看來,Gravity這個詞意味著重,不過Gravity音箱的設計卻與此完全相反。它看起來非常輕盈、流動,用外國人的話來說是“floating”。Gravity的設計似乎特別注重光影的配合,所以在下面的宣傳視頻中,這款音箱看起來的確是非常漂亮。

這種不同尋常的設計來自于東京設計師坪井浩尚(Kosho Tusboi)——這名設計師從大學畢業之后,就到一座廟里修行,他父親就在那里當住持。Gravity音箱就充斥著坪井浩尚的極簡主義色彩。

4.和冠擬推全平臺兼容電子筆。

今年4月初,Wacom和微軟兩家公司開啟了一個新合作,打算一起開發一款通用筆產品,支持任何Windows 10和Wacom觸控筆設備,包括Surafce Pro。相關產品將在2016年底推出。

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剛推出時,Wacom曾推出過支持Surface Pro和Surface Pro 2的觸控筆,但是后來微軟轉向了N-Trig(該公司已被微軟收入旗下)。

5.小米或借電視盒子進軍美國。

有消息稱小米將于5月19日(北京時間)在舊金山舉辦發布會,此次的主角是小米盒子。

小米全球副總裁Hugo Barra確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小米將在Google I/O上首次亮相,而且為世界極客們準備了“大驚喜”。

從“#小米新國貨# 就要瘋魔全球”這句話以及配圖來看,這次在Google I/O大會上亮相的應該就是小盒子無疑,它會不會成為谷歌的“親兒子”在全球范圍內發售呢?拭目以待吧。

數據庫

1.臺四大面板廠上季虧損36億。

臺灣四大面板廠首季合計虧損近180億元新臺幣(下同),群創因受到206南臺強震沖擊,單季稅后凈損85億元,是近15季來最大虧損,幾乎吃掉去年全年約八成獲利,也是首季虧損金額最高的本土面板廠。

本土四大面板廠首季虧損金額雖較去年第4季的約190億元小幅收斂,但仍是2013年以來,單季虧損金額次高的一季。隨著面板價格持穩,以及逐步進入下半年旺季,面板廠營運有機會緩步回升,但本季要轉為單季獲利,仍不容易。

2.報告稱樂視電視單月賣71萬。

5月17日消息,奧維云網今日發布4月電視銷量快報,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國電視整體銷量374萬臺,其中樂視超級電視4月銷量達71萬臺,占19%,總量位居第一。創維46萬臺、海信45萬臺分列二三名。

據悉,樂視超級電視自2013年7月正式銷售,現已更新至第四代電視產品,2015年銷售量300萬臺,截止2015年底,累計銷量為500萬臺;據之前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對樂視產研供總裁梁軍的采訪,樂視電視2016年的銷售目標為600萬臺。

根據蘇寧易購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互聯網智能電視年銷量已突破1000萬臺,在整個國內彩電市場的占比超過20%。不僅在行業層面,出貨量的突破同時也改變了用戶消費時代的需求和行為路徑。可以預見,2016年中國彩電業將進入調整期,互聯網品牌的低價策略會使得品牌競爭日益激烈,品牌格局將重新洗牌。

新交通

1.特斯拉公關VP將加盟法拉第。

根據國外媒體報道,特斯拉政府監管事務副總裁兼副總法律顧問詹姆斯·陳(James Chen)已經離開公司,加盟互聯網電動車初創公司Faraday Future(簡稱FF,也就是法拉第未來)。而Faraday Future我們已經熟悉,其背后的支持方式來自中國的樂視CEO賈躍亭。Faraday Future官方已經確認了這一消息,并表示詹姆斯·陳將出任該公司政府關系總裁兼法律總顧問,負責電動車生產和“國內及國際政府事務的各個方面。”

消息顯示,Faraday Future的領導團隊成員全部都是特斯拉的前高管,與阿斯頓-馬丁公司有合作關系。可見詹姆斯·陳并不是第一個從特斯拉跳槽至Faraday Future的員工,資料顯示,詹姆斯·陳于2010年加盟特斯拉,2013年10月至今年4月擔任該公司副總裁。

2.2019版Roadster跑車首曝光。

從目前的消息看,Model 3似乎并不是特斯拉正在研發的唯一車型,因為該公司還在全力研發一款“與眾不同、更快、更大的”2019 Roadster車型。

眾所周知,特斯拉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款車型就被命名為“Roadster”,該車是全球第一輛使用鋰電池技術每次充電能夠行駛320公里以上的電動車型,且許多科技大腕都購買了Roadster作為自己的座駕。

Electrek日前采訪到了特斯拉區域銷售主管皮特-哈森(Peter Bardenfleth-Hansen),他透露稱:“我們希望打造出更多車型,它將有一些不同,更快也更大一些。”

3.前谷歌團隊造無人駕駛卡車。

5月18日消息,據《金融時報》報道,由谷歌(微博)前高管團隊所打造的初創企業Otto將專注于為卡車研發無人駕駛技術。

隨著谷歌、特斯拉、通用汽車以及Uber等公司針對乘用車不斷改進無人駕駛技術,Otto則將目光轉向了美國規模高達7000億美元的卡車行業。

Otto的主要負責人為安東尼?萊萬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和里奧?羅恩(Lior Ron)。萊萬多斯基曾為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關鍵人物,而羅恩曾是以色列軍隊的首席技術官,后來還在谷歌地圖中擔任過高管。

4.小牛新車眾籌結束下月發貨。

5月17日消息,牛電科技宣布本次小牛電動M1在京東上進行的眾籌結束,共眾籌金額81766834元。本次的小牛電動M1系列再次刷新京東眾籌記錄,并刷新了去年6月小牛電動N1系列創造的7200萬眾籌記錄。

小牛電動M1京東眾籌4月27日上午10點開始,眾籌金額為500萬元,開始后9分50秒便達到眾籌目標;34分鐘募集金額突破1000萬;5月15日,眾籌金額超7200萬元;5月17日,最終以8176萬元的成績結束本次眾籌。

新潮貨

1.惠普推3D打印機提速10倍。

惠普在全球增材大會上正式推出了他們的全新一代“Multi Jet Fusion”3D打印解決方案。據惠普介紹,這款打印機采用了惠普的多射流熔融技術,每秒能夠提供超過3.4億體素,從而實現了10倍于現存技術的打印速度且成本減半的效果。這套解決方案為模型商店與專業打印機構量身定制,能夠完成“體素級別”零部件的打印任務,讓3D打印技術有了實現大規模定制制造的能力。

根據惠普官方的說法,Multi Jet Fusion是3D打印技術發展歷程上的一個重要突破,也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創新力量。據稱,這套系統能夠簡化制造部門的生產流程,實現快速成型,進而優化成本結構,提升經濟效益。加之對眾多新型材料,軟件平臺的支持,降低了使用門檻。有利于實現速度、質量、效益三方面的平衡,幫助制造業客戶重新思考并設計他們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式。

據介紹,在Multi Jet Fusion打印機的研發階段,惠普得到了寶馬、強生、西門子、Materialise、Autodesk和Protolabs等全球領先的制造商、材料供應商、軟件服務商的支持與幫助。同時,惠普透露,他們正在著手建立全新的3D打印標準格式3MF,以及標準化的材料商店,通過對設計、材料、制造等步驟的深度集成,推動3D打印技術在制造業的部署與應用。

2.一數科技推60英寸智能腕投。

5月17日,一數科技在北京發布其產品ASU Cast1。這款產品并不是第一次亮相,早在今年一月拉斯維加斯CES展上已經展出過。根據一數的描述,這款產品是世界第一款基于虛擬現實技術、最小的投影設備。

激光投影機是整個產品的核心。據介紹,投影機采用基于靜電式MEMS驅動的3色激光空間掃描技術,可以2cm近距離成像,支持自動對焦,自動梯形校正,開機就可以使用。整個模塊只有紐扣大小。ASU Cast1的激光投影機能達到15流明左右的亮度,最大投影為60英寸,最高達到720P的清晰度,對比度可以達到5000:1。

3.第4代Moto G/G Plus亮相。

聯想今天在印度新德里發布了第四代Moto G系列產品——Moto G4/Moto G4 Plus。如果僅從外觀上看,兩款設備的差別并不大,而性能方面,兩款產品都配備了驍龍617處理器+2GB RAM以及5.5英寸1080P分辨率顯示屏。

作為一段低端入門產品,Moto G4系列通配了高通驍龍617系列處理器,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5.5英寸1080P分辨率顯示屏,3000mAh電量,支持Turbo Charge快充(充電15分鐘,續航6小時),不過Moto G4不提供指紋識別模塊,而Moto G4 Plus則提供一個前置方形指紋識別。

新技術

1.MIT推出可食用膠囊機器人。

這個可折疊機器人,由麻省理工,謝菲爾德大學及東京工業大學共同研發完成,它能遇熱自動伸展,可以作為醫用膠囊,通過外部的磁鐵控制其行動方向,可以爬進你的胃里,把你誤吞食的電池取出,甚至修補人體內的破洞。

這項發明在本周舉行的紐約國際機器人和自動化大會上正式亮相,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參與這項折疊機器人的研究并發表了一篇重量級論文。科研人員包括麻省理工的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Andrew Viterbi 以及研究組組長 Daniela Rus。

2.微軟制襯衫可識別安撫情緒。

5月17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微軟最近為一個新的可穿戴產品申請了專利,該產品名為“情緒內衣”,可以感知、安撫甚至振奮用戶的情緒。

在這份專利文件中,微軟描述了這種“情緒內衣”,它能夠讀懂用戶的情緒,并用某種方式刺激用戶的神經系統,從而使用戶振奮精神或是平靜下來。

微軟的專利文件解釋說,這個產品的設計是“為用戶提供一種性價比高、可靠而簡易的方式來增強生理和心理健康,提升與人交流或談判的成功率。”


每日一早報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autocra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