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金碧輝
編輯 | 程茜
智東西6月25日消息,據美國科技媒體《華爾街日報》昨天報道,美國醫療AI初創公司Abridge宣布完成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1.75億元)的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知名風投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a16z)領投,Khosla Ventures跟投。
此輪融資后,Abridge估值飆升至53億美元(折合人民約為384.25億元),這距離今年2月Abridge完成的2.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8.125億元)融資、估值2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97.22億元)僅過去四個月,Abridge估值實現近倍增長。
Abridge成立于2018年,其AI平臺通過記錄和總結醫患對話音頻,幫助臨床醫生自動生成全面、可計費的臨床記錄,目前Abridge的AI平臺部署在150家衛生系統中。本輪融資后,Abridge將拓展AI輔助醫療編碼業務,其技術可將就診記錄自動轉化為計費代碼,顯著降低編程錯誤率與保險拒付風險,加速醫院回款。
一、AI技術部署全美超150家衛生系統,實時記錄醫患對話自動生成臨床筆記
Abridge利用生成式AI開發“環境監聽”(ambient-listening)技術,通過實時記錄醫患對話自動生成臨床筆記,減輕醫生文書負擔,其核心優勢源于早期技術布局及與美國主流醫療信息系統Epic Systems的深度集成。Abridge預計今年環境監聽技術將支持超5000萬次醫療對話。
▲Abridge的產品圖片(圖源:Abridge)
目前Abridge的AI技術已部署于全美超150家衛生系統。Abridge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希夫·拉奧(Shiv Rao)博士在接受外媒采訪時透露:“新融資的資金將用于招募科學家、機器學習專家及軟件開發人員,重點開發新產品并構建支持大客戶的先進AI基礎設施。”
▲Abridge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希夫·拉奧(Shiv Rao)博士(圖源:Abridge)
二、護士或將“解放雙手”,AI筆記將擴展至護理場景
耶魯紐黑文健康系統(Yale New Haven Health System)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數字健康官李·施瓦姆(Lee Schwamm)博士在外媒采訪中透露:“約3000名醫生中就有800名活躍使用Abridge的AI筆記工具。”
AI筆記工具基于環境監聽技術實時捕捉醫患對話并自動生成臨床記錄,使用者留存率達60%-70%,同時,AI筆記工具幫助醫生減輕職業倦怠。《華爾街日報》援引施瓦姆的某次發言透露說:“未來AI工具將如電子病歷般成為醫生必需品”。
弗吉尼亞州Inova健康系統(Inova Health System)首席信息與數字戰略官馬特·庫爾(Matt Kull)曾透露:“Inova健康系統正將Abridge應用從2000名醫生擴展至6000名護士,護士未來可通過連接Abridge的設備邊巡檢邊記錄生命體征。”
庫爾還解釋Abridge的AI筆記工具本質是將環境監聽的實時語音轉化為結構化病歷,與環境監聽技術構成從感知到輸出的完整閉環。
三、微軟收購Nuance加劇醫療AI筆記競爭,Abridge技術融資雙升級
在外媒看來,Abridge的AI筆記工具已實現多維度能力提升:不僅能精準識別復雜醫學術語,還可根據不同需求生成定制化病歷;Abridge的AI筆記工具系統支持調取患者歷史記錄,按照醫生個人偏好自動生成文檔。
此外,在本輪融資后,Abridge將醫療計費代碼驗證功能集成至對話流程中,旨在提升醫療流程合規性,并簡化編程、計費及審計等環節。
Abridge近期加速產品迭代可能正是醫療AI筆記賽道競爭白熱化的縮影。此前,微軟于2022年以約19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428.25億元)收購該領域Nuance。同時,Abridge的競爭對手Ambience Healthcare在2024年初完成7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075億元)B輪融資,醫療AI助手公司Suki AI也持續擴大其醫院客戶群。
結語:醫生使用率不足30%拖累AI醫療普及,安全問題待解
隨著生成式AI在金融服務、生命科學等多領域的使用,醫療行業成為技術滲透最快的賽道之一。但耶魯的案例透露,盡管預期用戶數將翻倍,當前醫生采納率仍不足三成,規模化應用仍需時間。
數據安全與臨床責任成為核心關切。Inova系統的庫爾透露:“AI定位是輔助而非自主,臨床決策權始終在醫生手中。”當技術能切實解決職業倦怠頑疾、提升診療效率,且AI工具能通過嚴格隱私保護框架,AI醫療工具才能真正成為醫療體系的基礎設施。
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