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芯東西9月5日報道,這兩日,半導體設備火得一塌糊涂,不僅中國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也是喜訊連連,北方華創力壓中芯國際成為上半年A股半導體板塊凈利潤冠軍,深圳黑馬新凱來被曝在手訂單金額逾100億元。
據今日界面新聞獨家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新凱來在手訂單已超百億元,客戶包括了深圳鵬芯微、中芯國際、華虹集團、長江存儲等晶圓廠;新凱來工業制造(光刻機除外)今年收入將達到45億元,2026年達到75億元,2028年收入將達到169億元,2027年將盈利20億元并正式IPO;正在進行第二輪對外融資;僅新凱來工業制造的業務(光刻機除外),短短三年的發展,估值就已達650億元。
這些消息并未得到新凱來的證實,但市場反應已顯示出對國產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期待之高。
近期A股半導體上市企業紛紛公布半年報。北方華創的半年度業績表現一騎絕塵,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超過161億元,凈利潤為32億元。而中國大陸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的歸母凈利潤為23億元。
其他半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A股半導體上市企業,基本上都是芯片設計商,包括豪威集團、海光信息、瀾起科技、寒武紀等。
包括北方華創在內,絕大多數國產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都實現了同比增長的上半年營收。中微公司、盛美上海、華海清科的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均超過5億元。
▲國內主要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最新總市值、最新股價、2025年上半年營收及歸母凈利潤統計(芯東西制表)
表格中,唯二營收同比下滑的是晶盛機電和新益昌。晶盛機電半導體業務表現強勁,未完成的集成電路及化合物半導體裝備合同金額已超37億元(含稅),營收下滑主要受光伏設備和材料收入下滑的影響。新益昌的業績下降,主要受國際貿易政策影響下游客戶國際業務布局及設備投資意愿,導致智能裝備訂單減少。
按最新市值排名,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企業是荷蘭ASML(2919億美元)、美國Lam Research(1271億美元)、美國應用材料(1261億美元)、美國科磊(1152億美元)、日本東京電子(626億美元)、日本愛德萬測試(565億美元)、中國北方華創(361億美元,2578億人民幣)、荷蘭ASMI(233億美元)、中國中微公司(175億美元,1252億人民幣)、日本Lasertec(94億美元)。
半導體設備正迎旺盛市場需求。今日,全球半導體和電子設計與制造供應鏈行業協會SEMI發布了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報告。根據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營業額達到330.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61億元),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3%。
SEMI總裁兼CEO Ajit Manocha談道,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在2024年創下1170億美元的紀錄后,2025年上半年表現強勁,收入超過6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40億元)。
其中,中國大陸地區連續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是最大市場,上半年合計市場收入達到21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3億元);中國臺灣地區在第二季度排名第二,上半年合計市場收入達到15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2億元)。
2025年上半年,中國市場貢獻了全球半導體設備逾6成的收入。
如此強勢的市場規模增長,受益于前沿邏輯、先進HBM相關DRAM應用以及亞洲出貨量增長的推動。在AI浪潮驅動下,芯片制造商持續投資產能,以支持推動AI基礎設施所需的先進邏輯及存儲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