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程茜
編輯 | 李水青

智東西10月21日消息,10月13日,全球知名投資追蹤機構PitchBook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10月9日,英偉達今年參與的AI相關融資已經達到50筆超過2024年全年48筆總和

2023年英偉達參與的融資為34筆,2023年之前的四年其共計參與了38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投資還不包括其旗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NVentures的投資,NVentures今年目前已參與了21筆交易,去年全年24筆,2022年僅參與2筆。

具體來看,2023年以來,英偉達參與的融資中單筆融資過億美元的企業共31家。2025年投資的企業中,單筆融資超過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的企業共7家、獲得數億美元的共8家、融資剛超過1億美元的有5家。其中,獲英偉達投資的OpenAI、xAI、Mistral AI、Figure AI的估值均已超過百億美元

據智東西統計,這些企業所屬的領域中,大模型相關最多共14家,其次為AI基礎設施相關共7家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相關分別為3家和2家,其余量子計算、核聚變等相關企業共5家。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英偉達AI投資領域細分情況(2023年至今單筆融資過億美元企業)

從地域來看,英偉達投資的絕大多數都為美國企業,有少數幾家英國、法國、日本企業。

以下是自2023年以來英偉達參與融資超過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的31家初創公司詳情,按融資金額從高到低排列:

一、7家單筆融資過10億美元,4家獲英偉達連投

7家獲英偉達投資的企業,單筆融資額均超過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其中OpenAI、xAI等大模型頂流單筆融資金額已超過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29億元)。

今年英偉達新投資的三家創企為開源模型研究創企Reflection AI、多模態AI系統創企Thinking Machines Lab、英國AI基礎設施公司Nscale,前兩家分別由前DeepMind研究員、前OpenAI首席技術官創立,第三家創企已經與OpenAI、微軟簽訂大型AI基建訂單,其余四家均獲得英偉達多次投資。

1、OpenAI:2024年10月,英偉達首次投資OpenAI,并為其6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71億元)的巨額融資提供了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億元),當時OpenAI的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2萬億元)。

今年9月,英偉達與OpenAI宣布雙方達成一項戰略合作伙伴關系:OpenAI將部署至少10GW(10吉瓦,即1000萬千瓦)的英偉達系統,包含數百萬顆GPU,而英偉達將在這些算力逐步上線時,向OpenAI持續投資,投資總額最高達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24億元)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OpenAI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Brockman)(圖源:X)

2、xAI:2024年12月,英偉達參與了埃隆·馬斯克旗下xAI的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28億元)融資。本月初,據彭博社報道,xAI被曝正進行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28億元)融資,英偉達在這輪融資中的股權投資部分高達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3億元),xAI會通過特殊目的實體采購英偉達GPU,然后出租這些芯片五年。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xAI創始人馬斯克(圖源:X)

3、Mistral AI:今年9月,法國大模型獨角獸Mistral AI宣布獲得1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40億元)C輪融資,投后估值達到117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966億元),這是英偉達第三次投資Mistral AI。

Mistral AI是一家法國創企,成立于2023年,由前DeepMind和Meta研究人員成立,專注于開源模型開發。英偉達曾參與Mistral AI的種子輪和B輪融資,Mistral AI在2023年6月完成了1.0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8.7億元)種子輪融資;2024年6月以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29億元)的估值籌集了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6億元)。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Mistral AI聯合創始人Guillaume Lample(紀堯姆·蘭普爾)、Arthur Mensch(亞瑟·門施)、Timothée Lacroix蒂莫泰·拉克魯瓦(圖源:Mistral AI官網)

4、Reflection AI:本月,英偉達領投了AI創企Reflection AI的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3億元)融資,這家創企最新估值達到8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71億元),相較7個月前上一輪估值5.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9億元),估值躍升近15倍。Reflection AI由兩位前DeepMind研究員創辦,成立于2024年3月,將自己定位為打造“美國的開放前沿AI實驗室”,未來可能會與OpenAI、Anthropic等封閉機構,以及DeepSeek、通義千問等開源團隊展開競爭。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Reflection AI聯合創始人Misha Laskin(米沙·拉斯金)?和loannis Antonoglou(伊奧尼斯·安東諾格魯)(圖源:Reflection AI官網)

5、Thinking Machines Lab:今年7月,AI創企Thinking Machines Lab宣布完成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3億元)種子輪融資,最新估值達到1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57億元)。

Thinking Machines Lab的創始人是前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其于2025年2月成立,不到5個月就創下彼時史上最大規模種子輪融資的記錄。該公司主攻企業AI定制。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前OpenAI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圖源:《華爾街日報》)

6、Nscal:今年9月25日,英國AI基礎設施公司Nscale宣布在B輪融資中籌集了1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8億元),10月1日又宣布完成4.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1億元)的Pre-C輪SAFE(未來股權簡單協議)融資,英偉達均參投。

Nscale于2023年從澳大利亞加密貨幣挖礦公司Arkon Energy分拆出來,現在已經成為微軟、OpenAI的重要合作伙伴。

今年7月,Nscale、OpenAI等企業宣布啟動Stargate Norway(星際之門挪威項目),要在挪威構建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電,到2026年底交付10萬顆英偉達GPU。今年9月,微軟宣布計劃到2028年在英國投資3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42億元),這項投資包括與Nscale合作建造英國“最大的超級計算機”,擁有超過2.3萬顆GPU。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黃仁勛參觀Nscale公司(圖源:Nscale官網)

7、Figure AI:今年9月,英偉達參與了Figure AI超過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的C輪融資,這家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的最新估值達到3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785億元)。

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專注于研發通用人形機器人。本月初其發布第三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3,能執行多種家庭任務,如澆花、洗碗、送餐、擦桌子、陪寵物狗玩游戲等。英偉達首次投資Figure AI是在2024年2月,這家公司以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86億元)的估值籌集了6.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8億元)。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Figure AI最新發布的人形機器人Figure 03(圖源:Figure AI官網)

二、8家拿下數億美元,涵蓋核聚變、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

8家創企拿下數億美元融資,包含人形機器人頂流Figure AI。

1、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2025年8月,英偉達參與了核聚變能源初創公司CFS?8.6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2億元)的融資,投后估值達到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4億元)。

CFS成立于2018年,其是一家美國聚變發電公司,于2018年從麻省理工學院分拆出來。該公司目前正在波士頓郊區建造一座名為Sparc的原型反應堆,預計將在明年晚些時候啟動該設備,并在2027年實現科學盈虧平衡。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Sparc的原型反應堆(圖源:CFS官網)

2、Cohere:今年8月,加拿大AI獨角獸Cohere官宣獲得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新融資,估值從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93億元)增長到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86億元)。Cohere由Transformer論文合著者艾丹·戈麥斯(Aidan Gomez)發起,創立于2019年,其主攻為企業提供可私有化部署、能解決垂直場景實際問題的AI應用。

2023年英偉達首次投資Cohere,去年6月又參與了該創企的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融資。

Cohere由三位天才少年創辦,由Transformer論文合著者艾丹·戈麥斯(Aidan Gomez)發起,CTO?Ivan?Zhang是戈麥斯的同系同學,2017年曾創辦AI研究機構FOR.ai,現在更名為Cohere?For?AI;首席科學家尼克·弗羅斯特(Nick?Frosst)在2015年畢業于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在谷歌大腦任職期間是“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Geoffrey Hinton團隊的成員。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Cohere的三位聯合創始人Ivan Zhang、Aidan Gomez、Nick Frosst(圖源:Cohere官網)

3、Wayve:今年9月,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稱要在英國投資20億英鎊來增強該國的AI創業生態系統。英國的自動駕駛科技初創公司Wayve的發言人證實,英偉達暫定承諾將向Wayve投資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作為總投資的一部分。

Wayve成立于2017年,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正在英國和舊金山灣區測試其車輛。2024年5月,英偉達曾參與這家英國初創公司10.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5億元)的融資?。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黃仁勛與Wayv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Kendall(圖源:TechCrunch)

4、Lambda:今年2月,AI基礎設施提供商Lambda宣布以2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79億元)的估值完成了4.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4億元)的D輪融資。Lambda成立于2012年,其業務很大一部分涉及租賃搭載英偉達GPU的服務器。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Lambda CEO史蒂芬·巴拉班(Stephen Balaban)(圖源:Lambda官網)

5、Together AI:今年2月,英偉達參與了該公司3.0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2億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對Together AI的估值為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6億元)。Together AI成立于2022年,提供用于構建AI模型的云端基礎設施,2023年英偉達首次投資了該公司。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Together AI創始人兼CEO維普爾·維德·普拉卡什(Vipul Ved Prakash)(圖源:YouTube)

6、Firmus Technologies:今年9月,新加坡數據中心公司Firmus Technologies以18.5億澳元(折合人民幣約85億元)的估值從包括英偉達在內的投資者那里獲得了3.3億澳元(折合人民幣約15億元)的融資。這些資金將加速Firmus與塔斯馬尼亞政府合作的旗艦計劃Project Southgate開發,也就是打造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驅動的AI工廠,預計將搭載3.6萬顆英偉達GPU。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Firmus聯合首席執行官蒂姆·羅森菲爾德(Tim Rosenfield)、Firmus聯合首席執行官奧利弗·柯蒂斯(Oliver Curtis)

7、Nuro:今年8月,英偉達參與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ro的2.0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億元)融資,該交易對Nuro的估值為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28億元),較2021年8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14億元)的峰值估值大幅下降30%。

Nuro成立于2016年,主要開發用于送貨和叫車服務的自動駕駛軟件,其聯合創始人兼CEO Jiajun Zhang曾是谷歌首席軟件工程師,是其自動駕駛項目(現稱為Waymo)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Nuro聯合創始人兼CEO Jiajun Zhang(圖源:Nuro官網)

8、Perplexity:今年9月,據The Information報道?,生成式AI搜索創企Perplexity以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28億元)的估值獲得了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億元)的新融資,通過為用戶查詢提供對話式答案來與谷歌競爭,

Perplexity成立于2022年,其主要開發基于大語言模型的對話式應答引擎和搜索引擎。根據PitchBook的數據,自三年前成立以來,這家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公司已籌集了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7億元)的總資金。英偉達于2023年11月首次投資Perplexity,并參與了這家AI搜索引擎初創公司的后續每一輪融資,包括去年12月份的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融資,該輪融資對該公司的估值為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43億元)。

今年8月,Perplexity相關發言人在接受外媒采訪時提到,其年度經常性收入已經超過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億元)。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Perplexity創始人兼CEO阿拉溫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圖源:Business Insider)

三、5筆融資超過1億美元,視頻生成頂流在列

5家企業獲得超過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億元)融資,涵蓋量子技術、醫療領域大模型、視頻生成等企業。

1、Runway:根據PitchBook的數據,今年4月,英偉達參與了AI視頻生成獨角獸Runway 3.0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2億元)的D輪融資。

Runway成立于2018年,今年4月,該公司發布了最新版視頻生成模型Gen-4,模型可以在場景中創建一致的角色、位置和對象,并從場景中的不同視角和位置重新生成元素。憑借Gen-4等產品及其視頻模型API,Runway希望今年的年化收入達到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億元)。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Runway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瓦爾·巴倫蘇埃拉(Cristóbal Valenzuela)(圖源:The Iinformation)

2、Sandbox AQ:今年4月,英偉達與谷歌、法國巴黎銀行等公司一起向Sandbox AQ投資了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億元)。此次投資使Sandbox AQ的E輪融資增加到4.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2億元),公司估值增加到5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11億元)。

Sandbox AQ成立于2016年,2022年從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分拆出來,專注于開發量子計算軟件及量子技術融合解決方案。

3、Hippocratic AI:今年1月,醫療保健的大語言模型開發商Hippocratic AI,宣布完成1.4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億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1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7億元),領投方為英偉達。

這家初創公司成立于2023年,其AI解決方案可以處理面向患者的非診斷性任務,例如術前程序、遠程患者監護和預約準備。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Hippocratic 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孟賈·沙赫(Munjal Shah)(圖源:Hippocratic AI官網)

4、Weka:今年5月,英偉達向AI原生數據管理平臺Weka投資了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億元),?此輪融資使這家硅谷公司的估值達到1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4億元)。Weka成立于2014年。

5、Reka AI:今年7月,AI研究實驗室Reka宣布在一輪融資中籌集了1.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9億元),英偉達參投。據外媒報道,這筆交易使這家初創公司的估值增加了兩倍,達到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以上。

Reka AI是一家由前谷歌和Meta研究人員于2022年創立的AI初創公司,專注于開發多模態模型。2024年該公司被曝因資金壓力正與Snowflake洽談超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收購。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Reka AI首席執行官Dani Yogatama(最右)、首席科學家Yi Tay(中間)(圖源:Reka AI官網)

四、2023年至今,英偉達參投單筆融資過億企業共計31家

此外,2023年、2024年英偉達投資的籌集超過1億美元輪次的初創公司還有下面11家,加上今年再次投資的20家,也就是說自2023年至今,英偉達參投的單筆融資達過億美元企業已有31家。

1、Inflection:2023年6月,英偉達成為Inflection?1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3億元)融資的幾位領投者之一。同時,這筆也是英偉達首批重要的AI投資之一。

Inflection由谷歌DeepMind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于2022年3月創立。但不到一年后,微軟聘請了Inflection AI三位創始人中的兩位,并斥資6.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4億元)獲得Inflection的非獨家技術授權,導致這家創企員工數量大幅減少,未來前景也更加不明朗。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Inflection創始人、CEO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圖源:《華爾街日報》)

2、Scale AI:2024年5月,英偉達與Accel和其他科技巨頭亞馬遜和Meta一起向Scale AI投資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該公司為公司提供用于訓練AI模型的數據標記服務。本輪融資對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公司估值接近14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00億元)。?6月,Meta投資143億美元收購了Scale 49%的股份,并聘請了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andr Wang以及其他幾名Scale關鍵員工。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前Scale 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andr Wang(圖源:CNBC)

3、Crusoe:2024年11月,該公司籌集了6.8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9億元),由Founders Fund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英偉達。Crusoe成立于2018年,并被選定為總投資5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萬億元)的“星際之門”唯一開發商和運營商。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Crusoe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蔡斯·洛赫米勒(Chase Lochmiller)(圖源:Crusoe官網)

4、Poolside:2024年10月,AI編碼助手初創公司Poolside宣布獲得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融資,由貝恩資本領投,英偉達跟投,Poolside的估值達到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16億元)。Poolside成立于2023年初,總部在法國巴黎。

5、CoreWeave:2023年4月,英偉達投資了AI云計算提供商CoreWeave,當時CoreWeave籌集了2.2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億元)的資金。此后,CoreWeave的估值已從約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3億元)躍升至1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357億元)?,目前該公司于今年3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允許其客戶按小時租用英偉達GPU。

今年9月,英偉達與CoreWeave簽訂6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50億元)云計算產能訂單,英偉達會在2032年4月13日之前購買這家創企未售出的產能。

黃仁勛“撒錢”創紀錄!英偉達超級AI帝國崛起,但沒帶中國玩

▲從左至右:黃仁勛、CoreWeave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因特羅托(Michael Intrator)(圖源:The Information)

6、Sakana AI:?今年9月,英偉達投資了這家日本初創公司,該公司利用小型數據集訓練低成本的大模型。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完成了約2.1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達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7億元)。

7、Waabi:今年6月,這家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完成了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億元)的B輪融資,由現有投資者Uber和Khosla Ventures共同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英偉達、沃爾沃集團風險投資公司和保時捷汽車控股公司。Waabi是2021年由前優步自動駕駛部門首席科學家Raquel Urtasun創立。

8、Ayar Labs:2024年12月,Nvidia向Ayar Labs投資了1.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億元),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開發光學互連技術,以提高AI計算和電源效率。這是英偉達第三次投資這家初創公司。

9、Kore.ai:這家開發企業級AI聊天機器人的初創公司于2023年12月籌集了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7億元)。?除了英偉達,參與此次融資的投資者還包括FTV Capital、Vistara Growth和Sweetwater Private Equity。Kore.ai成立于2014年。

10、Bright Machines:?2024年6月,英偉達參與了智能機器人和AI驅動的軟件初創公司Bright Machines的1.2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億元)C輪融資。Bright Machines成立于2018年。

11、Enfabrica:2023年9月,英偉達參與了網絡芯片設計公司Enfabrica的1.2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9億元)B輪融資。Enfabrica成立于2019年。

結語:英偉達AI投資布局,幾乎覆蓋AI全產業鏈

英偉達此前曾在官網透露,其企業投資的目標是通過支持其認為是“游戲規則改變者和市場創造者”的初創公司來擴大AI生態系統。從其投資也可以看出,AI相關企業的地域、成立時間、所屬領域的跨度都極為廣泛。

從2023年至今,英偉達在 AI 領域的投資步伐持續提速,從數量和質量上都遠超往年,其投資布局既包含大模型這一核心賽道,又兼顧AI基礎設施、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深度串聯起AI產業的上下游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