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Lina
12月13日,HTC Vive X加速器創企孵化項目在北京舉行了國內第一場產品展示日,19家涵蓋無線VR解決方案、移動VR手部動作檢測、教育、游戲、影視等不同領域的VR創企陸續登臺亮相——浪走科技就是其中一員。
浪走科技的核心技術在于“實時自由視角視頻”,允許觀看者在實時視頻中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其落地產品為一款“VR教室”——為老師提供一款類似PowerPoint的DIY VR教育工具,老師可以根據課程需求在虛擬場景中任意更改背景與道具(支持谷歌街景等素材庫接入),并可將自身影像投映到虛擬環境中,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
作為HTC從全球1200個報名企業中挑選出的33個第一批重點投資合作項目之一,浪走科技究竟是憑借什么脫穎而出的呢?在VR消費者保有量極低的當下,to B的教育產品又是否能成為VR行業型爆發點呢?近日,智東西硬創先鋒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找到了創始人兼CEO陳達博,一同聊聊浪走科技與VR教育的那些事兒。
浪走:在VR視頻里自由行走
初見陳達博,體形精瘦,鼻梁上架著黑框眼鏡,一身黑色呢大衣,干凈利落的小背頭,儼然一副魔都精英的裝扮(浪走科技位于上海),再加之光環繚繞的英倫高材生背景,我已然做好了進行一場嚴肅商務對話的準備。
然而,固定印象的存在就是為了被打破的,陳達博開口的一瞬間我眨了眨眼,重新打量起眼前這個說話帶著清晰可愛北方口音的年輕小哥來。
陳達博,26歲,西安人。畢業于英國圣馬丁產品設計本科,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與帝國理工合辦創新設計工程研究生。期間曾在Jony Ive工作室(對,就是那個蘋果首席設計官的Jony Ive)工作,并已有2任公司創業經歷:Evercise.com與Eddy Labs,分別與健身網站、計算機視覺相關。
浪走核心創始團隊目前有7人,陳達博負責設計,3位負責核心技術,3位負責教育類的外教。作為一間今年1月才登記注冊的公司,浪走科技其實非常年輕;但這并不影響浪走的迅速發展,在拿到了1月的百萬種子輪融資后,又在今年8月成功入選了HTC Vive X計劃,獲得了HTC的資本與戰略層面支持,現在天使輪的500萬融資正在進行當中。據陳達博所言,公司整個上半年都在研發完善“自由視角視頻”系統的底層核心技術,下半年則逐步將技術落實到產品上,也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VR教室”。
與一般的“視”、“瞳”系列的計算機視覺公司名字不同,“浪走”聽起來就不像個搞視覺的公司。在問到“浪走”二字的含義時,作為西安人的陳達博告訴記者,“浪走”在西安話里相當于逛逛走走的意思,周末約上三五好友,“今天晚上咱們浪走一下”;公司Logo也是一個半透明的三色L型圖案,時尚、簡明、輕快,字里行間透著一個大寫的“輕松”。
但其實,浪走科技的技術核心一點都不輕松。“自由視角視頻”是一套由多臺攝像機組成的全息實時攝像解決方案,從不同角度對目標對象進行拍攝與動態建模,實時全息直播。然而由于計算量巨大,目前全息直播時需要5臺電腦同時運作。(VR教室則不需要如此巨大的計算量,后文將會詳細介紹)
如今,市面上的普遍存在的VR視頻都是全景視頻,觀眾通過VR眼鏡觀看時雖然擁有360度的視角,但無法在其中自由行走,只能像透過一個魚缸一樣站在某個定點上觀察環境,無法轉換視角或是與環境內容進行互動。由于VR與AR本身是支持6個自由度移動的,全景視頻卻無法支持這種程度的交互,本質上還是一種平面的貼畫型視頻;而且全景視頻中背后的畫面往往沒有太大意義,不僅浪費了流量,還降低了視頻畫質。
由于VR、AR此類新型媒介的特性,未來的世界一定不再是扁平的,隨著VR、AR的技術發展與不斷普及,其消費的內容必定會將逐漸朝三維化進發,因此,擁有能夠拍攝立體畫面并進行實時傳輸的全息視頻解決方案必然是未來VR視頻發展趨勢之一:據陳達博所言,不少體育比賽,手術直播,甚至情色行業的公司項目都曾與他們團隊接洽聯系。
“自由視角視頻”是浪走公司由“Volumetric Video”翻譯過來的,國內暫時沒有對此技術的統一官方譯名,浪走科技的“走”字多少也帶著“自由視角”的意味在里頭。此項技術源自于陳達博的研究生項目,目前國內清華大學劉燁斌教授帶領的團隊與國外微軟研究院Holoportation項目都在做此方面的研究。陳達博坦言,“技術門檻有,我不敢說很高,但我知道現在能做的人很少。”
“VR教室”:VR教育會是最先揚帆的行業風口嗎?
目前,VR保有量整體偏低,VR硬件的個體保有量則更少,這直接導致to C教育方案現階段的不可行性。而浪走的“VR教室”則是整體解決方案,與HTC合作將軟硬件一齊包裝搭配起來,作為一款產品直接賣給學校。
正如前文介紹,“VR教室”便是浪走的技術落地產品,這是一款為老師提供類似PowerPoint功能的DIY VR教育工具,老師可以根據課程需求在虛擬場景中任意更改背景與道具(支持谷歌街景等素材庫接入),并可將自身影像投映到虛擬環境中,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根據陳達博的介紹,通過自由視角視頻的拍攝,老師還可以把自己的形象放大縮小,小到放在VR世界的玩具車模型里。不過由于這項技術最近才研發完成,還沒有來得及放進HTC Vive X的展示日當中。
由于許多教育VR團隊的前身是游戲公司,目前很多VR課程產品的開發思路也大多是按照游戲模式設定的,學生帶上眼鏡后跟隨設計好的流程進行學習,整個過程中老師的參與度幾乎為零;然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每個課程也有獨特的教學要求,一套VR課程的重復使用率太低,而開發成本卻又很高,無法和老師的教學流程相融合,難以真正推廣開來。
因此,工具式的VR教育產品更能滿足老師的教學需求,在給出了基本模板,并接入了如谷歌地圖庫、大型3D模型庫等素材后,老師可以根據課程設置不同的VR場景,地理老師在一節課內帶領學生翻越山川湖海,歷史老師在一節課內帶領學生縱覽華夏古今;并且通過如PPT式的DIY改換場景便能夠重復使用該系統,比學校單獨購買設計好的VR課程更靈活方便。
目前,浪走正和英孚開展場景式英文教學的合作項目,給學生塑造不同的浸入式的學習環境,例如咖啡店對話、圖書館對話等。并且正在與HTC、慧科集團、學堂在線共同成立威愛教育簽定框架協議,明年1月左右便有百套以上的訂單落地。再加上政策VR的不斷關注,陳達博說:“我們接觸下來的感受是,每一個學校領導都在看VR的東西,都想拿VR做教學探索,只是暫時還不知道該怎么做。”
并且,在交談中記者得知,浪走的野心絕不僅僅是教育界的VR PPT這么簡單,陳達博更愿意把浪走稱為“自由視角視頻推廣者”,作為一款用于展示想法,方便交流的媒介工具,浪走未來將會基于產品技術,在行業方面做橫向探索,應用到商務或其他領域。
結論,教育VR發展可期
與其他四大智能行業一樣,虛擬現實行業一直都不是剛性需求。VR/AR在資本界雖然曾大火過一時,但真正落地到應用上并且能較大范圍鋪開的也就暫時只有游戲一項了。但是VR、AI等技術都正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但它確實存在,也確實是未來的發展方向。To C市場永遠是最后一塊蛋糕,現在吃起來還是太早,暫時還是得從to B做起。
浪走目前還在創業初期,團隊規模、產品、技術都有待進一步發展,再加之前文所說的虛擬現實行業只是發展方向,并非教育界剛性需求。不過除了游戲外,教育與醫療是目前VR商務應用中相對比較熱門的行業,而浪走既有三大PC頭顯之一的HTC Vive加成,又迎著VR教育應用的小潮流,加之工具式VR產品的思維模式,與手中自由視角視頻技術門檻,其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
硬創先鋒
挖掘全球最具潛力的硬件創業項目
項目投遞:微信添加hawkren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