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文 | Lina

最近,硅谷的建筑工地可以說是相當多了。

這廂Apple的“飛船總部 Apple Park”與英偉達的“Endeavor”新總部火熱施工當中,那廂Google名為“Charleston East”新辦公大樓的建設計劃于3月市政府的批準,準備開始動工……

其實,國外的這幾家公司其實風格都蠻鮮明的,Facebook給人的形象像是一個套著大了一碼的深灰色GAP連帽衫、腳踩人字拖、身穿大褲衩的大學生;微軟像是一個整日里穿著亮面皮鞋與商務襯衫的小白領;Google則像個時時刻刻運動服不離身、抱著滑板跑來跑去的跑酷青年……

至于英偉達嘛……實在是太像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穿著皮夾克、沉默寡言的技術宅工程師了。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不過,工程師有工程師的好處,從工程師角度來設計,別的不說,光從布局合理性與實用性來說都異常優異——德國紅點設計獎就是個例子。

因此在GTC期間,智東西作為特邀媒體也專門來到了還在建設中的英偉達新總部,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處處透著“技術宅”氣息的神秘新總部。

一、三角形元素

本次英偉達位于硅谷圣克拉拉的新園區占地約5萬平方米,而新總部大樓幾乎占去了一半的面積。為英偉達建造一個新總部的想法最初在10年前就被提出來了,但因為種種原因,項目被暫停了下來。直到5年前,隨著英偉達的不斷發展壯大,這個塵封的藍圖又再次被提上了桌面。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大樓外觀渲染圖)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堆滿施工圖紙)

2015年,這個耗資約3.8億美元的新大樓設計方案被正式敲定,并開始動工。目前大樓仍在施工當中,預計今年11月正式完成。大樓內部除了設立了2200-2300個固定工位外,還有會議室、合作角、“電話房”、“圖書館”等流動的辦公區域。

最先引人注目的就是大樓主體的三角形設計,帶我們參觀總部的英偉達高級總監John W. O’Brien首先笑著澄清了一點,“我們不是因為他們(指蘋果)做了個圓的,所以決定要做成三角形的。”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英偉達高級總監John W. O’Brien)

三角形是圖像渲染中除了點與線之外最基礎的圖元,基于三角形你可以渲染出千變萬化的圖形出來,但三角形是最基礎的。而對于做顯卡(GPU)/圖形渲染出身的英偉達來說,這種如此貼切(并且帶點冷笑話氣質的)梗自然是不能放過。于是CEO“老黃”黃仁勛在看到三角形設計方案的時候立刻拍板——就是他了!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That’s what we do)!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大樓內,三角形的設計元素也隨處可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天花板的設計,頂頭這無數三角形的亮塊并不是燈光,而是無數的玻璃天窗。而且別小看這些天窗的大小、排列、密度,這可不是隨便放的,而是動用了無數工程師與科學家的計算,既保證了有足量的陽光照射進來,又找到最好的角度與密度,使得在陽光進行充分漫反射,不會有過亮的光斑。整棟大樓明亮通透而又不刺眼,籠罩在一片柔和的白光當中。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當然啦,還有場地大小形狀造成的限制,”John這樣補充道,不過作為英偉達領袖“老黃”的意見可能占了最后決定的大部分影響因素,畢竟三角形的方案并不是每個人都贊同的。其實在與John交談中我們可以慢慢體會到,作為CEO的老黃有著自己任性而可愛的一面,我們后文會還提到。

二、核心設計理念:“連接彼此(Connect)”

除了三角形外,第二個引人注意的點就是新總部并不高,只有兩層半,并且上下層之間有著大量開闊的空間,使得整個建筑內部看上去非常像一體化。這其實是英偉達在設計總部時的一個中心思想——“連接彼此(Connect)”。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John這樣介紹道,根據MIT斯隆管理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兩個人在大樓的同一樓層中工作,那么他們每天幾乎有90%的機會將會彼此碰見,分開兩層的幾率將會降到小于一半,而如果被分散在不同建筑中的話,這個幾率將會直接降到百分之零點幾。

因此,英偉達原本想要搞一個超大的一層樓設計,但這畢竟不太現實,于是權衡之下使用了兩層半的設計,但是很多地方都沒有用墻體掩蓋,而是保持開放聯通,站在走廊里可以一眼看完整棟建筑。兩層半中的“半”指得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第三層。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而且大樓主體的三角形設計這也符合英偉達“連接彼此(Connect)”的設計思想,三角形作為一個完美的形狀,小組成員之間連接的距離永遠不會太遠。

此外,食堂也是一棟大樓必不可少的社交區域,在這片餐飲區域一餐可以提供超過300份的食物,供員工享用。

“我們喜歡一起吃飯,”走到食堂附近,John這么介紹道,“這是英偉達公司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食堂內的沙拉吧臺與湯吧臺)

三、請善待工程師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大樓的設計主旨是“連接彼此(Connect)”,但我們客觀冷靜地講一講,當你真正想要高效率地完成一些工作時(尤其是編程),你最不需要的就是別人來打擾你。

因此,大型會議廳、咖啡室、休息廳等集中社交區域都在三角形大樓的正中間,三角形的三個角也設有合作角,適合比較輕松的非正式會議、小組討論等。而當你想要真正地安靜完成工作時,除了可以回到自己工位上,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圖書館(Library)”。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這個名叫“圖書館”的大盒子坐落在二樓固定工位區域的一側,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專門用來擺書看書的地方,而是一個禁止喧嘩吵鬧的辦公室,四面都是隔音墻,不準聊天,不準打電話,遵守一切規矩圖書館的規矩,只為保障一個絕對安靜的工作環境。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每天都在這個地方辦公。

而且這是個小型的“圖書館”,在第三層(第二層半)有一個更加大型的“圖書館”,幾乎占了整個第三層的1/3面積。

除此之外,在小圖書館旁,還坐落著分布成兩三排的十幾個“電話房”。這些隔音的小隔間允許員工在里面撥打私人電話,又或是兩三個人需要進行一個十幾分鐘的談話——尤其是針對后者這個功能,十分有效。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英偉達的設計師們觀察到,當兩個員工需要進行一個小型會議時——“比如你的總監要私下表揚一下你最近的優秀工作”時——他們往往需要占用一整個十幾人的會議室,因此公司里的會議室常常被訂滿,各種不夠用。因此,他們設計出了這種“電話房”,也可以被稱為“迷你會議室”,員工使用時不需要提前預訂,直接進去就行。

John接著向我們介紹道,在安排工位時他們也會考慮周全,不會把銷售團隊和技術團隊放在一起——“哈哈哈,我們沒有那么殘忍。”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除此之外,天花板與地毯的設計也有講究,一個占地超大的聯通式大樓容易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聲音在天花板和地板間不斷來來回回地反復碰撞,使得整個工作環境非常吵鬧——Facebook的設計就是這樣的——而英偉達的科學家們也專門針對聲音傳播做過計算,天花板的設置的高度將會保證聲音盡可能小地反彈下來,再輔助一些其他吸音消音處理,整個辦公區域非常安靜,以至于當Facebook的工作人員來參觀時,他們甚至會抱怨“這太安靜了!一點都不習慣……”

通過以上總總,大家是不是可以隔空感覺到一個工程師被吵到工作時的怨氣了。希望大家以后善待工程師,不要再在他們工作的時候聊天、打電話、放音樂、開小會了……

四、任性又可愛的“老黃”

上文提到,作為英偉達CEO的黃仁勛——“老黃”有著自己任性而可愛的一面,除了堅持要選中三角形大樓設計方案外,John還偷偷跟我們透露了兩點小事。

第一點就是,原本大樓的第三層是用作給客戶做展示的“Presentation Room”,但是當老黃來到三樓一看,立刻表示——“這里望出去風景跟環境都太好了,一定要留給我們員工自己!”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

(建設中的水吧)

于是,原本已經設立好在三樓的展示間被整個乾坤大挪移到了一層正中央,而三層則變成了“大圖書館”+水吧(John:“我們正在研究能不能把它變成一個’酒水吧’,從晚飯開始供應酒精飲料。”)+娛樂休閑區域。聽說這個搬遷過程花了百萬美元級別……

第二點則是,老黃暫時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而由于身為CEO的他要經常一個會議接著一個會議,因此John在整棟大樓的8、9間會議室里為他挑了一間作為辦公室——“而且他有時候講話會很大聲,放在工位附近不合適。”

不過,John同時也表示,“哈哈哈,但其實并不是我說坐哪他就會坐的,我只能給他建議他坐這兒,具體坐哪還是要他自己定。”

此外,還有老黃因為覺得“大樓略顯冰冷”而執意要將樓梯打造成木質的,類似這種小細節讓一個身為市值超過700億美元公司的CEO顯得可愛中又帶著點小任性起來。

技術宅拯救世界之:碼農蓋房子,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