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 曉寒

車東西1115日消息,寶馬與同濟大學今日在滬聯合發布了一個針對未來城慢速出行系統的構想方案——E3? Way。希望通過為電單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等交通工具搭建一座專用立交橋體系來解決其出行問題,并通過對電動兩輪車與汽車的分流,幫助提升整個城市的交通效率。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目前,國內的城市的交通擁堵與停車難題日益嚴重,現有的改進方案也更多的是從汽車出發來解決交通難題,但是寶馬與同濟大學聯合推出的聚焦兩輪交通工具的E3 Way方案則“特立獨行”一些,給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

一、E3 Way: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

在介紹E3 Way的細節之前,你可以簡單地將其理解成一個兩輪車高架橋,只不過這個高架橋擁有了更多的智能化設備與人性化設計,比汽車用的高架橋要更加先進。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E3 Way概念圖)

E3是Elevated(高架)、Electric(電動)、Efficient(高效) 3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同時這也揭示了E3 Way的重要特點。

1、高架:為騎行者遮風擋雨

如開頭所言,E3 Way就是給兩輪車修的高架,其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電動自行車、電單車、電動摩托車等電動兩輪交通工具。

在這個高架的頂部有一個橢圓形的透明外殼,可以幫高架內的交通參與者遮風擋雨,在夏天的時候還會變色,幫助遮陽,從而讓騎行更加舒適。

與此同時,高架內部還設置有休息區,騎行者可以在中途停車休息。

此外,E3 Way還會一些大型建筑相連,方便進出。例如讓用戶可以直接騎車到商場停車場,方便購物。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右上角白色為E3 Way的高架)

2、電動:電動車可在路上充電

與汽車領域的變化一樣,未來的兩輪交通工具也會實現電動化,因此寶馬主要是根據兩輪電動車的使用特點來設計了E3 Way的體系。

如何為電動車服務?首先肯定是充電設施嘛。

E3 Way不僅是一條兩輪車高架,其在一些路段還設置有小公園與觀光休息區,騎行者可以在此停車,對電動車輛進行充電。

而這個充電站的屋頂也搭載有太陽能面板,同樣走的是環保路線。

3、智能:身份識別系統可保障安全

智能化方面,E3 Way用到了大量圖像識別技術。

在用戶騎車上高架的時候,道閘會掃描用戶的車牌與人臉,識別出車輛與騎行者身份,如果車輛不合格或者這位騎行者經常違章,那么道閘就不會讓其進入高架。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入口處的識別系統)

在用戶騎行過程中,監控攝像頭與其他傳感器會實時監測車流,并判斷用戶是否超速。寶馬方面在現場講到,這條高架最高時速為25公里/小時。

與此同時,由于不同時間段的車流量與行駛方向會有很大區別,E3 Way也會對車道的行駛方向或者出入口進行調整,與城市里的潮汐車道類似。

此外,E3 Way車道還應用了AR增強現實技術,在景觀區會直接在顯示設備上標注出景點信息與介紹,其入口與車道部分路段也會有交互系統,顯示目前的道路運行狀態與附近的興趣點。

4、共享:適應共享出行潮流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入口處擺放的共享車輛)

E3 Way的名字里其實并未提及出行,但實際上這套交通體系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其在行人入口處的平臺上會直接設有一個共享車輛停車場,行人上去后可直接租用兩輪車輛。

二、E3 Way的意義:給未來出行建個議

E3 Way的誕生,與中國未來的城市出行趨勢密不可分。寶馬集團認為,中國在未來10-20年后會有如下重要趨勢:

1、城市化進程繼續加速,越來越多的人繼續生活在城市。

2、私家車保有量仍將持續增長。

3、一二線城市使用自行車和電動兩輪車的人群會持續增加。

4、交通擁堵與停車難題仍將持續。

而大家也都知道,國內的城市都是按照以汽車交通為主而進行設計的,很少有為自行車或是其他兩輪車修建的專用車道。

在汽車與兩輪車用戶都逐漸增加的情況下,道路交通的混亂情況就會愈發嚴重,正是基于這種考量,寶馬才會推出了這種E3 Way的設想,希望解決未來的出行問題。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兩輪車與四輪車混流)

那么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的修建問題其實是政府主導,或者政府完全控制的事情,那寶馬為什么會提出這種概念呢?

在車東西看來,要理解這個問題,還得回到寶馬上述對未來的判斷上,即因為一二線城市的兩輪車使用者會越來越多,如果不對它們進行合理的交通疏導,會導致汽車體驗的下降,汽車體驗的下降就意味著人們不愿意買車了。

所以,寶馬跟合作伙伴一起,幫助政府做一個規劃,提一個方案,解決了兩輪車的問題,最后就相當于是提升了汽車的使用體驗,讓用戶更愿意買車,買寶馬啊。

哦對了,寶馬本身也在賣摩托等兩輪車產品,這種設想當然也會給兩輪車銷量帶來提升。

最后,寶馬拿到了汽車銷量、兩輪車銷量,還拿到了幫助大家解決城市出行難題的名聲,一箭三雕。

不過這件事情也并非像想象的那么美好,也面臨很多難題,最關鍵的兩點在于:

1、企業,特別是一個外企,如何來推動中國政府構建基礎設施?

2、E3 Way的很多關鍵點需要其他企業合作,如電動自行車,如何推動企業協同?

但是你也不要太擔心,因為E3 Way的核心價值在于提議——即寶馬作為一個出行產品與服務提供商,給未來的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種設想,而并非是寶馬要搞一個項目在中國給自行車或是兩輪車修高架。

那么這個方案提供給誰看呢?

從車東西與寶馬上海創意中心副總裁Markus Seidel、以及其他項目參與者的交流來看,這個提議會提供給政府、高校、研究機構、其他企業或者是介紹給公眾了解。

最后,當然是通過企業、政府、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勢力一起來博弈來決定未來的出行形式。

三、寶馬集團與同濟大學密切合作的產物

E3 Way由寶馬集團與同濟大學聯合推出,整個團隊共有十幾名成員,大概雙方各占一半。其中寶馬方面的人員主要來自寶馬上海技術中心,而同濟大學的人員則來自同濟大學的設計創意學院、汽車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等院系。

雖然從目前來看,E3 Way方案還是一個設想、一個提議,但是寶馬與同濟大學的聯合團隊還是進行了非常多的工作,他們在他們在上海的城市布局與現有交通體系的基礎上,給出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規劃與執行細節,并且還結合著上海的實際居住與通勤需求,給出了兩條可建設的示范路線。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同濟大學給出的參考路線)

E3 Way的實際參與者、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龔在研博士在現場介紹了項目初衷與具體的執行細節。

據其介紹,上海的綠化率和道路級別較高,城市道路平整,旅客觀光與日常中短途通勤(10公里以內)需求巨大,且上海目前有20%的通勤需求都由各類電動兩輪車來滿足,因此非常適合修建兩輪車高架。

“以上海浦東黃浦江兩岸一日游來說,走路太累,但是騎車又無法過江,觀光很受影響,因此我們的一條路線就圍繞在了浦東黃浦江兩岸。”龔在研說道。

在執行層面,借助于同濟大學在建筑與城市規劃領域的經驗與學識,E3 Way團隊給出了模塊化與結構化的施工方案。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E3 Way的模塊化設計)

結構化方面,E3 Way的高架由底座、支柱和路面三部分組成,為了節省城市空間,其底座是埋在路面之下的,而支柱也采用了體積較小的三角形設計,從而可以讓其修建在擁擠的城市道路中。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

(E3 Way與現有立交體系融合)

與此同時,為了降低成本,并讓城市道路更加美觀,E3 Way也可以利用現有汽車立交橋的基座,與其一道組成多層立體立交體系。

結語:解決擁堵的另外一種思路

在過去,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往往會采用禁摩限電的方式來提升汽車的通行效率,但是隨著汽車的不斷增加,擁堵問題日益嚴重。一些企業與專家也提出了解決方案,例如自動駕駛汽車等等。但這些方案仍然是以汽車為主進行考慮設計的,忽略了兩輪車這個基本的交通工具體系。

寶馬與同濟大學通過調研發現,上海這類一線城市的市民平均的出行距離在6.9公里左右,如果使用電單車或者電動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在有專用車道的情況下,按照25公里/小時的速度來算,其形式6.9公里僅需要不到20分鐘。與此同時,更用的人使用兩輪交通工具出行還能減少四輪汽車的保有量,并實現兩輪四輪的分流,同時提升四輪車道的交通效率。

從這個角度來看,寶馬與同濟確實未來出行體系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維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與高校想要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是非常困難的,未來城市會發展成何種模樣,還要看多方博弈的結果。

讓你在天上騎電動兩輪車!揭秘寶馬黑腦洞項目E3  Way